导航菜单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怎么才对?看到自己的念头,并〕

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怎么才对?看到自己的念头,并且不做任何抵抗,让心中的念头自然而充分地流动。心的澄明,不是没有念头,一念不生,而只是“不住”。所以禅宗《坛经》里六祖慧能说:“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2、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

3、一生做到内心光明,这就足够,不必再说其他话。

4、具体的善行只是无善而至善之心的自然发用流行。王阳明说人心之无善恶是要人们不要去执著具体的善行而认识本心。

5、“心即理”很明显地体现于王守仁的一个论断:“心外无物”。也正由此语,他被认为是中国主观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

6、(译文)坚持自己的理想就像心痛。一心就在疼痛上,哪有时间说闲话、管闲事?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7、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8、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过程,因而也就是自觉之知与推致知行合一的过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9、“知行合一”看似简单,但要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在人们的实践中,普遍存在着两种错误倾向——“知而不行”与“行而不知”。有些人有了方向,却没有执着的品质;而有些人可能有执着的品质,却找不到正确的方向,两者都难以获得成功。

10、其涵义为:人心险恶莫测,道心微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王阳明心学十六字)。

11、如今的白领不一定比劳务工感到幸福。白领想上升到资产阶级的队伍,又害怕堕入无产阶级的队伍,即使收入相对较高,也难以达到财务自由,容易忧郁或抑郁。寻找心理医生有用吗?心理医生的最后一招,药物,最后使人上瘾。而王教授认为,时代强加给我们价值标准、成功目标,解决心理问题,关键在于改变人生态度。

12、王阳明对“工作中修行”的解释是:在工作中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要求去行事,除了良知的指示外,心无旁骛。你在工作中的表现如何,良知轻而易举就能知道。不欺良知,才是真修行。

13、“致知”的说法,则来自《大学》。相传《大学》为孔子的亲授弟子曾子所作,“格物致知”的思想也是来源于孔子的思想。

14、毛泽东受老师杨昌济的影响,也很佩服王守仁,“求是”的思想,原本典出王守仁。

15、“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也枉然。”七年来,我之所以取得了令自己也没想到的成绩,是因为遇到了明师一一周月亮教授(中国传媒大学阳明书院院长、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三智书院山长,福建阳明书院山长、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学导师,轩辕塾国学导师)。“面对面”的口传、“一对一”的提点,不仅让我画出了阳明成圣的“路线图”,而且还让我产生了圆融“四句教”的“双圆一心”图形。这个“双圆一心”图形,是在恩师的三次提点下产生的。三次提点:

16、“良知”是心之本体,无善无恶就是没有私心物欲遮蔽的心,这是“天理”,在“未发”之中,是“无善无恶”的,也是我们追求的境界。而当人们产生意念活动的时候,把这种意念加在事物上,这种意念就有了善恶的差别。

17、原文:须是大哭一番了方乐,不哭便不乐矣。虽哭,此心安处即是乐也。

18、“正”,从从止,是“止于一”的意思。“一”,就是王阳明说的“心也,性也,天也,一也”;“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止”,是“趾”的本字,是人的脚形,又可作为意符,以表动作。如何“止于一”?“一者,天理。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时便是逐物,无事时便是着空。惟其有事无事,一心皆在天理上用功。若会得时,橫说竖说,功夫总是一般。若泥文逐句,不识本领,即支离决裂,功夫都无下落”。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就是“致良知”,就是“即用求体”。为了体会“致良知”、“即用求体”,我采用并坚持了以点带面的“八卦走转”。这个简称“转圈”的“八卦走转”,实际上就是以散步的节奏围着圆周是八步的圆形转圈。为了使这个有助于锻炼身心的项目“不掉线”,我将其安排在凌晨,并进行了长期雷打不动地坚持。其结果,不但让我锻炼了身体、增长了定力,还使我通过“格物致知”发现了其中的奥秘。这个“圆圈”究竟代表并蕴含着什么?运用圆∴理论,我对其进行了认真体会。后来发现,这个圆∴理论竟然能够贯通“转圈”机理!圆∴的上边一点代表无形中脉,下边两点分别代表任脉、督脉,上边的无形中脉贯串着下边的任、督二脉;任、督二脉相反相成转动所形成的“新气象”,即是被不断激活的无形中脉。这条无形中脉,不但依靠任、督二脉的圆融而形成,而且还会沿着自下而上的方向不断地向上成长。这个“新大陆”的发现,不但使我对内外、身心、动静产生了合二为一的感觉,而且还让我对进一步体会蕴藏在十六句歌诀里边的“八卦走转”机理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十六句歌诀,即“身心修养走当先,四正四隅八步圈。里直外扣舒膝胯,平起轻落空中涵。凝视前方平落处,双臂环抱踏脐前。左转右兮右转左,上下与中平三盘。三盘旋转气为宗,周身环节须放松。应将有相能无相,阴阳变化自然中。中正安舒和定意,道悟德培妙峰登。祛病延年微妙果,明心见性智慧融”。进一步的体会还发现,这个蕴含着用二破二贯二“四句教”理的“八卦走转”,看似简单,实则博大精深!“八卦走转”的长期坚持,不但使我长了“功夫”,还让我从中体悟出许多的道理!

19、这是我们心中原本就有的宝藏,这是天地间一个大秘密!

20、 人生的旅途有千百条路,是选择距离较远的平坦大道,还是近在咫尺的崎岖山路,因人而异。“成名成家”固然风光,但绝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心想事成”有时候不过是美好的愿望罢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平淡快乐的生活比功成名就更有意义。无论是能力上还是思想上的力所不及,都有可能陷入理想与现实之间那道永远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知之明的可贵之处,便在于它能指导人们量力而行,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1、再比如,你做了一件坏事,别人并不清楚,只有你自己知道。尽管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是你的内心隐隐不安,睡觉也睡不踏实,“心中必有一物”。这,就是知善知恶的是非之心。

22、不悟时是凡人,悟了的众生就是佛。这表明佛家不将佛看做神,众生都有佛性,众生平等。自性自度,即学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

23、至于心外无物,这里的物并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客观事物,而是指有主体——人参与其中的事,如事亲、治民、爱人等等,这些事情离不开人的参与,也就离不开人的心,所以说心外无物。王阳明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他说山中花木自开自落,但如果离开了人的良知,它们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这些客观事物的意义是人所赋予的,离开了人心、人的良知,事物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24、约是穷困的意思。心中没有仁德的人,或说心中没有安顿的人,不能够长久地安于穷困,也不能够长久地处于富贵之中。即贫贱难耐凄凉,富贵不能乐业,左也不安,右也不安。

25、“正”,是“上”、“下”两字相合,“上”、“下”对齐为“正”。“上”、“下”对齐了,“正”作为本体良知,就会时时显发光明。我们所以有时因对不齐而显发不出光明来,是因为私欲重、遮蔽多。怎么办?用“正”中的“止”来“止”。“止”是什么?“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由此可见,“正”是“止”的发用,“止”是“正”的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说,“上”、“下”对齐就是“合一”、就是“止一”;把“止”的功夫通过“正”开显出来就是“发用”,就是“以体起用”。自认为,这个“以体起用”最能体现王阳明的“八字真言”一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2017年9月,我受组织委托,带领市委督导组进驻某基层单位督导十九大安保工作。面对业务不熟、情况不明、目标刚性的急难险重任务,我感到压力山大。紧张、害怕、畏难无济于事,重要的是“在没门的墙上开出门来”。心学原理的提醒,使我的心很快平静了下来。我决定用王阳明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来挑战自我。“心之本体,原本不动。心之本体即为性,性即理。性原本不动,理亦原本不动”。“心即理”告诉我,有什么样的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理;如有确保万无一失的心,那包括思路、办法等在内的因应之策也一定会由此而显发出来。果不其然,一天一晩的时间,确保完成任务的总体思路、工作重点、相应措施就出来了。在实施的过程中,我除按照责任分工进行明查暗访、指出问题、及时反馈外,还把探究上访人的心理作为重点,并及时撰写出了融情、理、法于一体的公开信。这封效仿王阳明的公开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一个多月的“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最后终于顺利圆满地完成了临危授命的急难险重任务。为此,还被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26、人面临的最困难的问题,就是人自身生命的问题。现实中,生命到处都是麻烦。佛家称为尘世。尘就是烦恼,人世间到处都是烦恼。人外部的麻烦容易对付,而内部的麻烦,即心的安顿却难以对付。

27、阳明先生说,心的本体本身就是乐。因为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把本体找回来时,本体里面就藏有乐,乐存在于我们自身的本体里!王阳明的心学正是让我们明白:心本来就具有的不可动摇的力量。

28、宁王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后来犯了很多战略和战术上的错误。作为对手,王阳明的心却可以不动,于是他的心就是一面空明的镜子,宁王的妄动会清晰地映照在这面镜子上,其致命缺陷会被王阳明一览无余。结果,王阳明可以随时抓住宁王的漏洞“随机而动”,不仅可先发制人,也可后发制人。

29、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礼的宫殿,如皇帝即位、诞辰日以及春节、冬至等节日庆典都在这里举行。

30、王阳明最近这些年火了。他可能也没想到,五百年后,在中国依然刮起了一股“阳明风”。很多人都知道,王阳明被后人尊之为圣人。何为圣人?要立德、立言、立功,缺一不可。阳明先生做到了。

31、这个自我命名的“双圆一心”,来自于几何学的既有内切圆又有外切圆、且内外圆与正方形都源于一个中心点的图形。从这个图形可以看出,内切圆、外切圆、正方形,是三位一体的;在这个三位一体中,处于正中位置的核心点是根本,可表示为“一”或“无”,内切圆表示“体”或“至善”本来是圆满的,正方形表示“格”或“正”,外切圆代表“用”或“心”、”意”、“知”、“物”。由此可见,作为代表“格”或“正”的正方形,处于一个分水岭的位置:如往内找,并通过“格”或“正”,就会归于“一”或“无”,由此展现出的“心”、“意”、“知”、“物”,就是以体起用;如往外求,就会因执著于外边的“心”、“意”、“知”、“物”而舍本逐末,使本有的“光明”因此而不能开显,这也是许多人因对自身问题化解不了而对自身造成伤害的根本原因。“体用显微,只是一机;心意知物,只是一事。”这个“双圆一心”图形,不仅让我圆融了王阳明的“四句教”,还让我对其高足王龙溪别开生面的心学体悟有了别来无恙的认识!

32、 我们不应失去自己的文化之根,像浮萍一样漫无目的地漂泊,内心充满惶恐和迷惘。所有的一切都在召唤心灵的回归。王阳明的心学就这样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它从大明王朝走来,那么从容和安详,就像一位温和而谦恭的老人,用智慧的双眼打量众生,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养分,各取所需。

33、“正,是也”。“是”,含有“存在”之意。如果把“正”作为“存在”来观照,那么这个“存在”就具双重含义:既表示有形有象的事物的“存在”,又表示无形无象的规律的“存在”。有形有象的事物看得见,无形无象的规律看不见,但不管看见还是看不见,它都是“存在”的,而这个“存在”就是我们自己的本心,就是“乾坤万有基”。“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彼处不通,只是未见得”。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字就是“理事不二”,就是“体用不二”。王阳明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这是心学“万物一体”观的极致,因为“无(知)”才能“一”(万物的共性在太虚中一致);只有“无不(知)”才能“体”(良知与万物同感共应)。由此可见,心学真正的功夫体现在“感应之几”上。“写作就是心灵感应。”因为自己长期从事文字工作,所以在这方面的体会还是比较多的。2018年6月,我在发掘枫桥经验“陵城模式”时,采用的就是这种物我一体即“感应之几”的办法。所谓“感应”,就是建立主、客体之间的联系。“几”,作为关捩点,它是取得感应的关键。一开始,我对“陵城模式”虽然比较熟悉,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离开以后,才开始对“陵城模式”“过电影”。午休时,这个“几”突然冒了出来:在当前形势下,“陵城模式”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一定要将其发掘出来!如何找到这个契合点?只要把浙江诸暨市的“枫桥”和山东陵城的“土桥”连接起来并加以开掘,带有本地特点的“陵城模式”就会产生。不长时间,这篇文章就形成了,真是穿越时空“亮点”出、飞架两桥“彩练”现啊!由于时机好、构思新、出手快,这篇文章很快就被各大媒体播报,最后还被纳入中央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大会专题片,实现了把枫桥经验“陵城模式”推向全国而成为重大典型的目标。

34、工作中修行,就如同走路,应边走边认,边问边走,在路上体认良知,最后必能抵达目的地——良知的光明。一个人最大的无良就是不能尽职,因为它是对良知的背叛,同样也会把人生带入深渊。安心工作、努力工作,方是修行。不仅是事业的路,也是人生的路。

35、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6、这句是讲在克服主观私意时的功夫要务求精纯,本质仍是一个为学之心是否“诚”的问题。去私欲犹如除草,必须斩草除根。容一毫私欲在,就是容许心中那份懈怠在。

37、但是由于用“道心”来解释物质的本源似乎仍有局限,结果王阳明只用一个“心”来概括,结果引起当时学术界的骚动,一时斥为异端之说。也是人不能理解“心”的正确含义,王阳明也懒得给一些庸儒解释什么是“心”,以至于引起一场大误会。

38、一个念头生发出来,良知清清楚楚地自知,念头的善恶、是非,瞒不过自己的良知。

39、人人皆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是良知的发端。

40、    故宫太和殿悬挂“建极绥猷”,而中和殿的牌匾为“允执厥中”。

41、王德峰教授评价王阳明心学是中国人生哲学的最高成就。当代人的欲望太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运行的逻辑变为了资本。但货币不可能作为我们人生安心立命之本。从历史上,中国人就不靠宗教团结,靠的是哲学。宗教信仰不是指向人生幸福,指向的是灵魂的安顿。

42、心即理:王阳明年少时候还是程朱理学的天下,那时主张格物穷理,认为理是通过格物求来的。但是王阳明曾经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大病了一场。后来王阳明在龙场,置身石棺之中,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43、何谓德,用他临终前的一句话可以完全概括他,“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他的一生都是为了国家的安稳而努力拼搏的,正所谓,他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奋斗的一生,智慧的一生。立功呢?功立得太多了,平定了江西赣南数十年的匪患(今天江西赣州的崇义县,就是他取名并设立的),平定了南昌宁王朱宸濠的叛乱,然后到两广又陆续平定了一些匪患和叛军。

44、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d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

45、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46、这种念头的流动,王阳明用明镜照物进行了比喻:“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圣人的心就像明镜,清清明明,任何事物来了都可以照见,等它们去了也不留下任何痕迹。庄子也曾说过一样的话:“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

47、真相却是,人只能自己对自己负责。“佛不渡人,唯人自渡”。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

48、“致良知”,一言以蔽之,曰: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一个功夫,也是一个过程。

49、佛性是人生不朽之价值的总和。其中一个方面是爱情,爱情不是主观上决定的,即现实不是有人决定爱、有人决定不爱,而是每个人在出生之前,爱情可能就注定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一对恋人之间的具体的爱情,像苹果一样,会成长、腐烂、消失,但是抽象的爱情却是不朽的。展开我们的人生就是进入这不朽的价值。

50、仁是人的本心;义是人的大道。放弃了大道不走,失去了本心而不知道寻求,真是悲哀啊!有的人,鸡狗丢失了倒晓得去找回来,本心失去了却不晓得去寻求。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什么,不过就是把那失去了的本心找回来罢了。

51、 王阳明心学对于我们为人处世的引导,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它的深邃与宽广,而它对我们心灵的荡涤与关怀,又使我们感觉它离我们很近,温馨而质朴,毫无艰深晦涩之感。触摸王阳明的心学,就如同用双手轻轻抚摸心里最深层的秘密,或许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便理解了它的深意,就像禅宗里拈花微笑般默契与随意,一个顿悟就洞悉了生命的真谛。

52、老子著《道德经》,而对这个东西的性质表述,最终成为了品评人类品德的道德,这就是最典型不过的致良知,最典型不过的美

53、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人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有限和渺小。活在当下,是佛家的原则。

54、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 汉语成语,意思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55、佛法,是释迦牟尼佛为了解决众生生死问题而施设的修行之道,它要解决的问题,是彻底地出离世俗世间(三界六道),了生脱死,而不是求得来生的福报。佛家所谓涅槃,不是死亡,而是不生不死的状态。

56、阳明先生通过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评判以及方法论来教会我们心存良知,为善去恶,自觉践行正确的价值观。

57、“致良知”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达至良知;第二步,启用良知。

58、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

59、即使朋友间的互相帮衬时,帮衬的一方也要避免高高在上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去帮助朋友,才能让彼此心无隔阂。

60、所以,在王阳明看来,“理”不在外部事物,而在人的心中,是心中的道德良知。王阳明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传习录》)他认为,理不是朱熹说的“天理”而是人心中的道德意识。

61、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62、如何做到心不动?答案就是:让念头自然流动。

63、8)人生在世,不可拘泥常规。应把自己的心给净化好了,这样才能应对外界的杂和恶。

64、“三义圆融”一一让我领略了体用不二的“落脚点”

65、每个人的“小我”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追求快乐,将快乐视为最重要的事情;有人经常沉溺在痛苦中,视痛苦为必然;有人视助人为绝对原则,有人则将索取视为理所应当……总之,我们都在“小我”之墙所围成的院落内,过着自以为是的生活。

66、孔孟之后,宋朝、明朝出现了几位很有影响力的大儒。

67、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8、“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69、不悟时是凡人,悟了的众生就是佛。这表明佛家不将佛看做神,众生都有佛性,众生平等。自性自度,即学道的人要自己度自己,不能完全依靠别人。王德峰老师认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两个高峰,是先秦的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虽然二者对立,但目标一致,即破心中之贼。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要做收拾精神,自作主张的大英雄。

70、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汉族。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南京吏部尚书王华的儿子。

71、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

72、号称吃透阳明心学的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说,工作中修行是帮助我们提升心性和培养人格的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去用心工作,就是用工作来磨练我们的心,提升了我们的灵魂层次,光明了我们的良知。

73、 圣铎,真名宿春礼,从事书业多年,合作策划及出版社科类、励志类图书50部,其中《比尔盖茨给青少年的11条准则》《狼性法则——职场强者生存之道》《责任胜于能力》《责任——优秀员工的行为准则》《方法总比困难多》等多部图书荣登北京西单图书大厦排行榜,并保持可观的销量。

74、有人说:“既然我本来就有良知,我的心原本就是好的,那何必还要去‘致’呢?”

75、(译文)用事实记述的叫做史,用道理记述的叫做经。

76、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人为”地做事。“人为”的意思是“伪”,即造作。儒家和道家都主张天人合前者的重点在人,后者的重点在天。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来自于天,烦恼来自于人自己,因而主张减少人为的因素,即人设的目标和期待。例如,对于人的健康来说。

77、阳明心学与陈湛心学的渊源关系,学界一直有明确的说法。朱维铮先生说,“陈献章,是王阳明学说的真正教父”;“广东,是王学的策源地”。

78、 自以为自知同真正自知不同。自以为了解自己是大多数人容易犯的毛病,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人生如秤,对自己的评价轻了容易自卑,重了则容易自大;只有把握准确,才能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自知无知才求知,自知无畏才拼搏。倘若连自己擅长什么、欠缺什么都不知道,又何谈奋力拼搏、努力改进呢?因此,有人说自知之明是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的东西,它总是在无边的黑夜中熠熠生光,为不同的人生指引正确的方向。有了自知之明,才能在深浅之间权宜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