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不足为训的训(42条文案精选)

不足为训的训

1、趋之若鹜 趋:奔赴,归附;鹜:鸭。像鸭子一样成群地争先恐后地跑去。比喻成群的人争着去。贬义。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误用: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不足为训的训)。

2、目不识丁:丁:简单的汉字。很少受过教育的或没有受过教育,尤指不能读、写。

3、绝无仅有 形容极其少有。误用:可以断言,所有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没有得到过这位“不说话的老师’,(指各类辞书)指教的,绝无仅有。(不是绝对没有的意思。)

4、():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多用作贬义。  

5、深居简出:简:简单。平时总是呆在家里,很少外出。谓避世而独处。

6、火中取栗   栗:栗子。寓言《猴子和猫》里说:猴子骗猫给它取出火中的栗子,结果猫不但没吃着,反倒把脚上的毛烧掉了。比喻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有捞到好处。误用: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7、始作俑者 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开始发起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件坏事的人或***劣风气的创始人。贬义。误用:他是这种新文学体裁的始作俑者,应当在当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8、(         ):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不足为训的训)。

9、微言大义:微:精当而含义深远的话。含蓄微妙的言语,精深切要的义理。

10、祸起萧墙 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照壁),比喻为内部。祸害起于内部。误用:没想到,由于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结果造成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句中误解“萧墙”之义,把萧墙就视为楼房的墙壁了

11、暴殄天物 任意糟蹋东西。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12、():鹿,原比喻政权,后亦比喻争逐的对象。鹿死谁手原指谁获得政权,后泛指谁获得胜利。  

13、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舞台。

14、不足为训典故出处明代胡应麟《诗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意思是你的诗像螭龙巨鲸,虽然雄奇,但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15、洛阳纸贵:晋代左思《三都赋》写成以后,抄写的人非常多,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比喻广泛流传,风行一时。不能将本词只理解成物价上涨。

16、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开来,“无可厚非”意为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7、天网恢恢:恢恢:宽大的样子。天的禁网虽然广大而宽疏,但为***者却极少能漏脱。

18、《晋书·文苑传》记载,晋代左思的《三都赋》写成后,在洛阳许多人竞相传写,引起纸价上涨。后常用洛阳纸贵来称誉某种著作风行一时,广为流传。

19、差强人意 差:稍微,比较;强:振奋。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够使人满意。误用: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可改为“强人所难”。)

20、付之一笑 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误用: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句中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

21、():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面无同甘共苦之义。  

22、扑朔迷离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以辨别。误用:他说话总是扑朔迷离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23、泾渭分明   比喻界线清楚。误用: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提到这个问题,就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泾渭分明。

24、():轮,高大;奂,众多。形容建筑物的华丽。注意本词形容的对象。  

25、既往不咎   对过去的错误不再责备。误用:***军国主义分子抱着既往不咎的态度,***意篡改侵华历史,这是***人民绝不能接受的。

26、置之度外   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d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27、信口雌黄:指不顾事实地随意乱说。注意与“信口开河”区别开来,“信口开河”也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但“信口雌黄”词义更重。  

28、韦编三绝:语出《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连起来;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多次断绝。形容读书勤奋。

29、鞭辟入里:里,里头;辟,透彻。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使用时要注意语境,不要随便滥用。如:“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很全面,可谓鞭辟入里。”这一句就因误用成语犯了前后不一致的毛病。

30、轩然大波 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误用:《江湖七侠传》《山东响马传》正是受到当时文化市场的有意推销而在市民阶层中掀起轩然大波。

31、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多用作贬义。

32、付之一笑   用笑来对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会。误用: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句中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

33、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34、投桃报李   比喻友好往来。含褒义。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

35、他对巴特勒先生的事业不满意,总觉得其中有些东西不足为训。

36、安土重迁不是重视搬迁,愿意搬迁的意思,它的本意和它正好相反。

37、(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本词只用于自谦。  

38、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形容庆祝、欢迎等的盛况。不能误解为“人们都集中在家里,故万巷皆为空之意。

39、当仁不让   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误用:就为了一只鸡蛋,李大婶吵得嘴角冒白沫,卖鸡蛋的小贩更是当仁不让,声音越来越高。

40、(         ):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褒义词)  

41、随遇而安:能顺应各种遭遇,不管处在什么情况,都安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