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电影〔一切归于一句:生命中有太多事〕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电影

1、一切归于一句: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

2、弗兰茨起初不允许自己伤害妻子,但他之后意识到自己的这种幻想(即妻子身上的那个女生)是错误的,于是他抛弃了妻子。而萨比娜无法忍受不背叛,于是她叛离了弗兰茨。托马斯无法承受他失去特蕾莎,于是他一向追随她。而特蕾莎无法忍受什么?她是弱者,也许她无法忍受底层、低下,而实际上“出人头地”后的她却无限渴望落回底层,而且她惊恐的发现整个布拉格都在变得丑陋。

3、这本书对于我来说或许太过于沉重,我自信并没有真正完全将这本书读懂,只是通过第三方视角来窥得了作者的部分意图,但终归是别人的观点。等我变得更加成熟些后,我会将这本书再读过,真正的去了解作者内心的世界。

4、爱上一个人,有时候是从一个比喻开始的,一个女人以一句话印在男人心里的时候,那是爱的萌发。但你永远无法知道这种爱的纯度有多高,因为爱中始终有二者实力的较量和无休止的欲望冲突。

5、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责任,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米兰·昆德拉最负盛名的作品。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7、所幸,托马斯最终的选择还是特蕾莎,他决定回到捷克,并跟特蕾莎一起在乡下生活,他们的意识一起共担欢乐与甜蜜,同承痛苦与***。最终,在一场车祸中,两人共赴生命的尽头。

8、明白了这个“生命中无法承受之轻”,我们活着的这段人生,其实是举轻若重的。

9、作为上海译文的首席知识官,梁永安教授为有声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特地录制了发刊词视频,非常精彩。

10、1988年,由奥里马影业公司将昆德拉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布拉格之恋》在美公映,影片由菲利普·考夫曼执导,奥斯卡影帝丹尼尔·戴·刘易斯、女神朱利叶·比诺什主演。

11、正所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谎言掩盖下的真相往往不容易看清。

12、影片获得了***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提名,1988年******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学院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奖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电影)。

13、昆德拉的小说在结构上也很有特点,除了情节故事还穿插了大量议论,可以说没有议论就没有昆德拉。

14、是的,忙碌、束缚、辛劳、职责,种种的负担,是让我们从浮躁的云端坠落的重力,让我们根植于脚下的大地,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质感,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真实!

15、——生活的挑战,在于学会了辨识,看清真相后,还得勇敢地去拥抱他们。

1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600字5篇

17、其中很多议论精辟、深刻,表现出昆德拉与众不同的思考。

18、于是,Tomas失业了。失业后的Tomas只好去擦玻璃养家糊口,布拉格的地标建筑泰恩教堂又一次出现在窗框中。

19、卡卡他爹,乡村生活的迷茫人,品质书籍倒腾者,专治各种高兴和幸福,目前代表作:《在那甜瓜成熟的季节》以及《月祭母亲散文集》

20、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伟大的小说家之他是非常强调小说的思想能力的。

21、这次读得很慢,下意识地追随着旧日的足迹,字里行间的思索代替了情节的追寻。尤其是开篇的第二段,整本书的灵魂,是每次打开书都会反复咀嚼,并陷入良久沉思的。

22、有时候,就是给你选取,那选取又是何等的艰难?电影《苏菲的选取》中,苏菲右手抱着女儿、左手牵着儿子瑟瑟踯躅在前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队伍里,当纳粹军官责令苏菲只能留下一个孩子,另一个务必立刻送往焚化炉时候,儿子还是女儿?这种活生生将人撕扯成两半的痛苦一向延续到生命的终结!

23、生命有不能承受的轻,而我们依旧活到下一秒。

24、“一次不算数”可生活确确实实只有一次。当下的世界短暂幻灭,毫无好处,可你有不能否认此刻自己强烈的存在感。

25、移居法国后,他很快便成为法国读者最喜爱的外国作家之一。他的绝大多数作品,如《笑忘录》(1978)、《不能承受的存在之轻》(1984)、《不朽》(1990)等等都是首先在法国走红,然后才引起世界文坛的瞩目。他曾多次获得国际文学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

26、#随郁而安一句话笔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27、最终托马斯与特蕾莎一齐摔下山崖,不管结局如何,他们始终在一齐。即使作者在对这两人的感情保卫战中始终扮演着冷酷法官的主角,冷酷近于残忍得揭露他们的虚伪,世上男女以爱之名掩饰其懦弱。

28、真正严肃的问题,是孩子吐出来的问题,只有最天真的问题才是真正严肃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没有答案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一道令你无路可走的障碍。换言之,正是这些没有答案的问题标志着人类可能性的局限,划出我们存在的疆界。

29、1985年,昆德拉在耶路撒冷文学奖的获奖演说中,解释了“为什么上帝看到思考的人会笑”,因为:

30、而不会照镜子、不寻求意义、每天重复几个简单动作就知足,遇到就会认定主人一生的动物,这种简单的二元论世界却可以有大把大把的幸福。而特蕾莎自己的一生,纵然一直为一个男人疯狂的费尽心机,辗转难眠,到头来真正完全拥有他的时候,却只能是坟墓那头的一堆尸骨。

31、生而为人,世间的事除了生和死,都是小事,然而生和死,都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不是历史的主人,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怎样过这一生才有意义?我们怎样选择我们的生活?我们怎样确保自己所选择的是最好的?深入时间之中,经历了世间百态,体验过各种情绪之后,我们再来回答这个问题,就知道这些都没有答案,或者说,它们的答案都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

32、这样一部又纯又欲的影片,每看一遍都会让人更喜欢一点。

33、轻与重,所以不管是托马斯的男人的代表,还是萨宾那背叛,带来的媚俗,都是在反过来又体现了作为其生存状态的生命之轻与重。

34、我们都绝难接受这种观点:我们生活中的爱情是一种轻飘失重的东西,假定我们的爱情只能如此,那么没有它的话,我们的生活也将不复如此。

35、米兰·昆德拉对***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他让***作家们从关注群体到关注个人自身,少作空洞的宏大叙事。

36、那些一直想用力赶走的人,等有一天突然不用力的时候,他们却悄悄走了。

37、必然性不是神奇的公式——它们都寓含在机遇之中。如果爱情是不能忘怀的,机缘一定会立即展翅向它飞落,像鸟儿飞向方济各翅膀。

38、2011年,米兰.昆德拉入选七星文库,成唯一在世入选作家。

39、这一批读者,实际上他(她)面临着一个全球化的背景,然后又是一个比如说我们社会里面,现在在互联网时代,高科技、云计算、大数据、庞大的物流等等,就在这么一个流动的世界里边,再看米兰昆德拉的时候,他(她)的生存感就发生很大的变化。

40、书中充分进行了人生与性的讨论,初中生在关于性的生理特别是心理方面发育都尚未完全,一定很难理解作者在说什么,不能很好的体会及感悟

41、然后他们就真的结婚了,还请一位拿小猪当宠物的老朋友当了证婚人。

42、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他作品里面,它是很有分量的,然后它为什么会用这些,为什么会这样讲?讲这个问题的时候,在这个作品里面,它是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米兰·昆德拉,他的那种非常新的这样一种语境,然后这么一种意义的指向。

43、而萨宾娜作为女人的一切悲伤和柔弱,是在一次次渴望爱的获得中,被自行***退了。和特蕾莎一直追求肉体的唯一性相比,萨宾娜在对精神桎梏的集中营中,反叛的舞姿显然更深情和忧伤。

44、《布拉格之恋》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浪漫主义的人生追求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45、Teresa果然在Tomas的家中,两个人又重归于好了,Tomas也回到了从前的医院继续做脑科医生。然而生活依旧不能平静。

46、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一切都是马上经历,仅此一次,不能准备。

47、然后第二天早上啊(此前省略一千字),Tomas竟然发现他握着Teresa的手醒来。这真的算是一个连他自己都搞不明白来由的大突破,后来在和Sabina交谈的时候他坦言:“如果生活可以来过两次,一次我会留下Teresa,另一次我会赶她走,然后选择这两者之间更好的那个。可是生命是如此之轻,就像一个轮廓,我们无法填充、或者修正,让它变得更好”

48、Teresa当然知道Sabina是自己爱人的情妇,不过她是那么深爱着Tomas,并且提出了一个其他女人永远不会提起的问题,

49、尽管Tomas回答了好几次No,Teresa还是向小猫一样黏在他身上一遍遍肯定他们会结婚这个事实。

50、于是,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成了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响。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

51、该小说描写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性爱故事,它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读者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比如轻与重、灵与肉。

52、静下心来,再听原唱,我还是没忍住当年的感动!

53、重读这本书的冲动是缘于一日午间的小憩。我躺在办公室的长沙发上,习惯性摸起一本书,随意翻开其中的一页,准备稍读片刻后休息,于是就遭遇了那篇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书评,模糊的记忆之门也就随之缓缓地开启了。

54、3月31日至4月6日,前往喜马拉雅《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有声书专辑页写评论,更有机会获得上海译文送出的精美礼品。

55、Franz离开了妻子,前来请Sabina接受自己。Sabina是感动的,因为这个男人能给自己Tomas给不了她的安稳婚姻。但同时,她并不爱他。于是Sabina连夜搬了家,留给手捧玫瑰的Franz一个空荡荡的房间和一颗稀碎的心。

56、《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优秀读后感心得5篇相关文章:

57、一个人在他内在的黑暗中长得越大,他的外在形态就变得越小。一个闭着眼睛的人,便是一个受到毁伤的人。

58、特蕾莎把托马斯看得比生命还要重要,但每一次***迫托马斯的追随,其实不是因为深爱,而是出于考验。而托马斯总是在一次次想要彻底摆脱特蕾莎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她的同情之爱,已经彻底不能离开她。“他们的爱情是一座不对称的奇特建筑:它建立在托马斯对特蕾莎之忠贞的绝对信念上,就像一座庞大的宫殿仅基于唯一的一根圆柱。”

59、因为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着的义务。

60、该书的中文译本最早由韩少功、韩刚于1985年翻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出版。2003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又出版了由南京大学教授许钧重译的版本,书名也变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皇冠出版社于2004年根据最新法文译本再次出版繁体中文译本,由尉迟秀翻译。

61、无所谓爱情,遇见了,喜欢了,就格外用心去爱。没有理由没有缘由,相识相爱相忘都是这般合情合缘。见识过的短暂,其实也不觉得那些短暂有什么不好,紧锣密鼓的当下,总能以短暂的振奋和欣喜,带来爱的永恒纪念和忘却,而不至于无法承受。“时间”这个维度,永远是生命和爱情的不能承受之轻。

62、而萨宾娜一直钟情的那顶礼帽,她喜欢赤裸着带着这顶帽子的意义,就在于这是女权对男权的赤膊相见,是对整个媚俗时代的反戈一击。如果她再有多一点的耐心,她和弗兰茨的词汇或许会像害羞的情人,慢慢地、怯生生地走到一起去,像一种旋律自然地融进另一首歌曲。或许在弗兰茨的真情感化下,她会重新成为一个自愿放弃攻击性的女人。

63、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里面生活的“寻找感”。我觉得我们今天这一代青年,恐怕在阅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时候,问题是跟里面的两个主人公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但是寻找他(她)的困难,他(她)的困境,他(她)的焦灼是一样的。

64、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可能性是与一次性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

65、1995年,捷克***决定将***最高奖项之一---功勋奖授予米兰.昆德拉。

66、又比如,一对情侣假装陌生男女,勾引对方到酒店里一起睡觉,最终怀疑对方是不是真的放荡,分不清对方和自己究竟是谁。(短篇小说《搭车游戏》)

67、托马斯由轻变重的过程,正是特蕾莎不自觉由重变轻的开始。

68、Teresa的隐忍终于爆发,在一个深夜哭着跑出家门。时逢捷克斯洛伐克共产d名为"布拉格之春"的***体制改革,其实这是在建立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但在牛***哄哄的苏联老大哥看来,此举有脱离苏联控制的倾向。满载着苏联士兵的坦克驶进了布拉格,Teresa在惊恐中被Tomas揽进怀中。这场***争斗算是挽回了他们濒临崩溃的婚姻,在苏联共产d虎视眈眈的监视下,两人战战兢兢的相依为命。

69、所以萨宾娜只能以进为退,她在背弃的世界里寻找爱和美。时代的媚俗,和特蕾莎的噩梦一样,对萨宾娜而言,是最大的恐惧。

70、特蕾莎的软弱是以假乱真,她是真的强大,她在下一盘自己都没看穿的棋,但是结局她会彻底放下恐惧;而萨宾娜的强大是倒***出来的力量,她是真的需要一个爱她的男人,成全她那份最真实的柔弱。有些人浑身带刺,往往不是为了伤人,而是保护自己。萨宾娜一生有两个重要的男人,弗兰茨爱她,崇拜她,却不能理解她。托马斯理解她,依赖她,却并不爱她。

7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读后感3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