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作家七堇年简介(36句)

作家七堇年简介

1、《被窝是青春的坟墓》是畅销书作家七堇年的首部随笔集,本次作者逐章逐节全新修订,特新收入曾发表在《最小说》上大受好评的中篇小说《少年残像》,更加完整呈现那些年我们曾有的共同的青春记忆。

2、我想去相信一个人,非常想。可是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忙着生,忙着死,所有人都是如此窘迫的姿态。令我不忍心再向别人索求关怀。如果我们想不对人或事失望,惟一的方法就是不要对它给予任何希望。这不是绝望,这是生存下去的惟一途径,亦是获取幸福感的前提。 (作家七堇年简介)。

3、青年作家七堇年继《大地之灯》《澜本嫁衣》《平生欢》之后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力作

4、  但或许你并不知道,仅以你消逝的一面,足让我享用一生。

5、(武汉市硚口区园博大道1号荟聚中心3楼(宜家家居旁))

6、“伤痛”是本书最为彰显的主题,正如布斯盖所言,我的伤口先我而至,我生来就是为了做它具象的身体。在那个太容易伤秋悲春的年纪,伤情成为装点生命的勋章,好像只有凭借那些幻觉般的、被自身脆弱的主观承受能力无限夸大的非难,人们才得以拥有热泪盈眶的青春。作者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亲身经历塑造了一系列的少年形象。

7、就像七堇年描述的青春一样,我的青春处于幻想之中。正如自己的高中年代,幻想是维持自己坚持下去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没有她,青春将变得苍白无力。在高一高二的课堂,幻想属于自己的美妙人生,而人生对于我来说很远很远……什么时候实现无关紧要。在心绪不平的高三的晚自习,幻想不断拉近,好像触手可得,但其实遥不可及。这样心绪不稳的年代,幻想是治疗情绪的最佳药物。

8、七堇年自述,2007年冬天,她在天津的小街道上,看到院落里的一扇门旁有块木牌,上书“澜本嫁衣”四个楷体字。她的心中顿觉动容,不仅来回徘徊,还拍下了照片,后来便开始了《澜本嫁衣》的创作。

9、  黑暗中车窗如镜,陌生而广大的世间燃烧着灯火,此刻又有多少出悲欢情事正在轮回上演,我默默观望别人的戏码,并就此看到自己的脸,瞳仁里还有你的吻。

10、《晚风枕酒》没有撕心裂肺的呻吟与疼痛,也不作歇斯底里的嘲讽和颠覆。七堇年用自己独特的文笔,爱意中带着悲悯,温情里不乏沧桑,为笔下的每个角色呈现出他们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心理,这是七堇年笔下主人公心灵变迁的见证,同时也影射她自己的成长足迹。三十而立的七堇年又跨越了一级台阶,向着更真实、成熟的写作方向迈进。

11、在七堇年的个人简介中,她描述自己是“写作者、黄昏收集者”,如今,三十而立的七堇年将自身所爱更多地融入写作中,担负起身为写作者的更多责任。

12、书中充满令人啼笑皆非的机锋,笔下处处写未来,实则映照现实,更折射当下人的窘境,发人深省。

13、  如此只能做世情与岁月的浪子——在我坐着流浪的夜班火车穿越茫茫黑暗的时刻,听着悲伤情歌眼泪仍然簌簌扑落,我知道我又想起你。这想念如眼泪一样廉价而徒劳,却是我所能掌握的最后纪念。

14、小说不仅仅局限于青年时代情绪的抒怀,而是将人物性格与家庭、社会、时代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热爱的不断坚持和探索,传达“斜杠青年”是一群认真审视生活的人,在实现多元价值的同时,也收获财富上的自由,引导读者通过对自身和未知的探索,拥有独特的“斜杠人生”。

15、“这是十五岁时的文字,而今看来,已是啰嗦繁冗的羞人之笔,确实稚嫩。但我不做任何修改地放置在这里,向那些无法被修改的青春致敬。谨以镜鉴,或者纪念。”

16、  春天渐渐变深的时候,你离我而去了。好像惊雷过后的静寂雨夜,水声喧哗,***气浑浊,哪里都不可去,只是呆在家里,守着黑暗的窗。

17、七堇年2002署名发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并入围第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开始崭露头角。2006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大地之灯》,并于2007年首次出版,获得瞩目。2008年出版第二部长篇小说《澜本嫁衣》;其后有《被窝是青春的坟墓》、《尘曲》等文集出版、再版。

18、七堇年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遥马亡”

19、全书围绕苏铁和他的朋友李吉、胡骄、宁蒙等少年的故事展开,讲述苏铁努力摆脱爱的负重,不断逐梦的心路历程。本书将人物设置在未来时空,借以反思现代科技带给人类的光明与阴影、冷漠与温情。在炫酷的时代表象下,呈现对原生家庭与再生家庭、爱情与婚姻、人性善与***等充满悖论的命题的哲性思索。

20、张悦然,14岁时开始发表作品,并引起巨大反响。至今已出版小说作品有:《葵花走失在1890》《十爱》《樱桃之远》《水仙已乘鲤鱼去》《誓鸟》《红鞋》《是你来检阅我的忧伤了吗》《昼若夜房间》《月圆之夜及其他》,主编主题书《鲤》系列等。现为***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2016年凭借新作《茧》荣获第十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

21、江南,大概是因为龙族,但其实他最好的作品是 此间的少年,缥缈录,和上海堡垒。

22、也许一个人要走很长的路,经历过生命中无数突如其来的繁华和苍凉才会变得成熟。

23、而我说,在多年之后的大学课堂里,我依旧保持着高中时的习惯,躲在世界的角落读七堇年。读她的文字,就像在某个冬日的下午。温暖,淡然。她的文字,就像冬日午后的阳光,点燃了一颗埋藏的火热的心。

24、一腔热血,充满幻想的“我”。本书的主干文章《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与其说是一篇故事,毋宁说是作者在残酷的高考与残缺的家庭中写下的真实日记。“我”在模考失败的雨夜放声大哭,毫无畏惧地把***式教育剐得体无完肤,用孩子气的语言在作文中刻画理想与现实的敌对,引用史铁生“此岸不再残缺,则彼岸就要坍塌”的论断以安抚自己的伤感……七堇年的文字给予了无数历经残酷青春的读者一种情感上的寄托,一例精神上的药引,由此使读者追忆起自己的少年时代,也曾错把写作的冲动当作写作的才华,也曾在争分夺秒的晚自习上一手撑起深不可测的夜,一手写下无处倾诉的话语,也曾在长大后的无数个瞬间里突然怀念起那段辛苦的岁月。正如作者所说,童年迅疾而又漫长,朝花不经露寒,只待夕拾。

25、  你走之后一切仍旧是这么安静,我靠着药物度过的日夜其实很平淡,或许是因为大痛之后失去知觉,好像一切都没有发生,或者说总觉得这场梦并非真实。只在那一个下午,你狠狠地叫我大名,牢牢地说结束了,我们结束了——我才察觉了久已徘徊在临界点的眼泪。

26、作者简介:七堇年,1986年10月5日生于四川泸州,原名赵勤,***作家。

27、七堇年以深沉的笔触书写青春,以沉稳的方式思考人生,角度精准,气韵精致个性。围绕“诗歌与酿酒”,写尽青春的炫目与缺失,友情的温暖与珍重,以及那段人生美好年华里的人的执拗与坚持。

28、一定不要错过这一次她的长篇小说创作三人谈!

29、“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她的文字支撑起许多读者少年的信仰与希望,那些躁动的青春,羞于启齿的念头,那些摇晃不安的梦,都被阅读中的泪水冲刷得无比明晰。

30、朗诵:笑菲,电视台节目编导,制片人,音频节目主播。用心诵读美文,用声音传替真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字由文友书店整理发布。

31、可以说,在《被窝是青春的坟墓》中,七堇年创造了一种打破了散文和小说的边界、介于它们之间的新的文体形式,或可称之为“散文体小说”,这是七堇年的独有贡献。遗憾的是,她以她无意识的行为投入真情完成了这一创造;一旦她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时,已意味着昨是而今非。

32、在七堇年的作品中,写于十六岁前后的《被窝是青春的坟墓》(2007)虽多少显得幼稚而有点虚张声势,但就其在她的创作历程上的意义看却不可不提。这是作者早年作品的合集,其中包括《远镇》、《蓝颜》等常被评论者提到的作品,共计17篇。

33、可以明显感觉到,七堇年在进入所谓的成熟大人世界之后的尴尬处境,当年《为了忘却的纪念》里的文字正好可以用来形容现在:“失去的是招摇撞骗的痛快诉说,未曾获得的,是笔走天涯的洗练淡定。”一面还带着青春时期稚气未脱的矫情和华丽,一面却面对着无法用之前的语言去面对的世界。

34、这一成长的模式在她的其他小说如《澜本嫁衣》和《尘曲》中都有延续。《大地之灯》围绕主人公简生展开了对一家三代人各自不同的成长过程的叙述。虽然说三代人的经历各异,但在对孤独和创痛的感受方面彼此相似;所不同的是,因为三代人身处不同的背景,其具体形态和表现不一样。

35、我的感情像一杯酒。第一个人碰洒了,还剩一半。我把杯子扶起来,兑满,留给第二个人。他又碰洒了。我还是扶起,兑满,留给第三个人。感情是越来越淡,但是他们每个人,都获得的是我完整的,全部的,一杯酒。幸还是不幸:她还是在相信感情,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