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邓稼先的故事400字(98句集锦)

邓稼先的故事400字

1、这年8月16日,正在上海参加离别晚宴的杨振宁,突然收到有人专程乘民航从北京送来的,邓稼先经请示周恩来总理后写的简短信函:“我们的原子弹、氢弹,全部都由中国人自行研制,没有一个外国人参加。”

2、第64问:为什么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能在中国实现?

3、引导成员认同团队价值观是摆在HR面前的重要工作。

4、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邓稼先晚年照片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5、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离开人世之前,他仍旧叮嘱搭档于敏,尽一切努力,不要让别人将我们落得太远……,现场人员无不泪目。

6、有一天,在病房中,他拉着妻子许鹿希的手,向她描述原子弹爆炸的壮丽:奇异的闪光,比雷声大得多的响声翻滚过来,一股挡不住的烟柱笔直地升起……沉浸在自己创造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意中,他的声音虽然微弱,却是那么坚定:(邓稼先的故事400字)。

7、邓稼先弥留之际,愧疚地对许鹿希说了一句话,只有6个字:“希希,苦了你了。”

8、第47问:中国为什么有“朝阳群众”“西城大妈”?(邓稼先的故事400字)。

9、小明的妈妈已经哭得没有眼泪,只能用沙哑的嗓音一遍一遍地低语:“小明,你想吃饼干,我没有给你买;你想去动物园看动物,到现在也没能去成;你想要的玩具,我们马兰也没有。”

10、第20问:为什么中国要为英烈保护立一部法?

11、第21问:中国为何能建成全球最大的社保网络?

12、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

13、第26问:中国的高考如何改变许多人的命运?

14、第68问:中国为什么能从“文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

1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枪声响起。22天后,北平沦陷了。日本侵略者召开了“庆功会”。时年13岁的邓稼先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当众把一面日本国旗撕得粉碎,并扔在地上踩了几脚。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

16、无论何时何地,每当灾难来临,总有无数共产d员挺身而出——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在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当洪水肆虐时,当台风来临时……冲在最前面的,一定是共产d员。

17、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道强光在西北地区迸发,蘑菇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了自己的核盾牌。

18、一直到1964年,他思索的谜题终于有了答案——爸爸的事业在这,爸爸的事业是国家的事业。

19、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这位取得学位刚9天的"娃娃博士"毅然放弃了在美国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回到了一穷二白的祖国。

20、■d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从d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才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要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

21、近年来,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潜器、超级计算机等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高铁、核电、新能源汽车、杂交水稻等重大创新成果加速应用、引领世界潮流。

22、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23、黄大年是享誉世界的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一位被仰望的传奇人物。10年前,远在英国的他听到了祖国的召唤。

24、  1958年,国家下达了研制原子弹的命令。这是一项绝对保密的工作。年轻的邓稼先被选为主要研制者之一。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死了也值得。”

25、邓稼先不能说,只是念了一句诗:“二十年来勇攀后,二代轻舟已过桥。”

26、1985年,身患癌症的邓稼先已经病得很厉害了,当国防部长张爱萍来探望他时,他平静地说道:“我早就知道这一天会到来,但没想到它到来的这么快”。国家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等着这位伟大的英雄去处理,可时间却不再允许。

27、2019年,一场由中央政治局带头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中国共产d内全面展开。

28、邓稼先也知道,可是他丝毫没有畏惧。他就这样去了,并很快找到了核弹头,并捧着核弹头回来了,这也为他死于核辐射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29、第49问:希望工程“大眼睛”为什么能够牵动亿万人心?

30、有着“全国先进基层d组织”称号的仙林街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总人口23万,既有高学历高收入人群,也有外来务工人员,还有拆迁安置群众。然而曾经这里“你管你的,我管我的”,街道开展工作时,驻街单位往往喊不动、叫不来。

31、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32、尽管国外生活优渥,尽管科研团队再三挽留,黄大年仍然选择回到祖国怀抱。有外国媒体报道称:他的回国,让某国航母演习舰队后退了100海里。

33、1958年,邓稼先便开始了原子弹设计的工作,一切都是从零开始,走过的弯路客服的困难,估计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会懂得。从1958年开始,到1964年10月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历经6年多的时间。两年之后,又传来了氢弹爆炸成功的消息,我们有了自己的核武器,我们再也不害怕别国的威胁了。在1979年的一天,在一次核投射实验中,降落伞出现事故,导致原子弹坠地被摔坏。核辐射是看不到摸不着而又真实存在的伤害,但即便如此,邓稼先一个人冲向前,仔细检查了摔破的原子弹碎片。等到检查完毕之后,他说了一句“没事了”。

34、2016年夏天,武汉再次遭遇洪涝灾害,当年在“生死牌”上签上名字,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唐仁清、李建强再次担起值守龙王庙的重任,他们和其他7名d员又立下了“人在堤在,誓与大堤共存亡”的“生死牌”。

35、60年代,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使全国人民为之振奋,使敌视中国的人震惊,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力和国际地位。为研制两弹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邓稼先是一位为国舍己的人。

36、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一直是中国共产d的优秀传统。从以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袁隆平等为代表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到以黄大年、李保国、南仁东、钟扬等为代表的当代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共产d为优秀人才培育了至诚报国的沃土。

37、优秀人才纷至沓来。十八大后的五年,全国专技人才总量新增860万,选拔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5万人,1200余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8年,出国留学人员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比例相较2017年增长00%。

38、母亲一边给孩子掸着土,一边给孩子抹着泪,说了一句:“因为爸爸在这。”

39、第35问:为什么马斯克要在上海投资500亿元建超级工厂?

40、他从小跟随母亲到北平,在哲学教授父亲的身边长大。他年仅26岁就考到了博士学位。他在美国的生活极其安逸,但他一心挂念着祖国,毅然决然的回到祖国。一心想着为祖国做出贡献。他开始研究核武器。

41、第16问:为什么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飘香中国?

42、从山河破碎到繁荣稳定,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共产d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

43、邓稼先也有自己崇敬的英雄——岳飞,有一次,他硬要拉着自己的同事去拍照,同事疑惑不解,因为邓稼先特别不喜欢拍照了,朋友去了才知道,原来他们拍照的地点是岳飞的亲笔题字“精忠报国”的地方,邓稼先也梦想像岳飞一样报效祖国。

44、在西北大沙漠,条件非常艰苦,大家使用算盘进行着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需要花费一年多时间,研究人员常常是每天工作到天亮。

45、尽管从事的是国家最前沿的科学事业,但在当时,他们的生活环境却是荒凉和落后的。

46、第15问:中国为什么要牢牢端稳自己的饭碗?

47、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是d组织对领导干部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是d组织对d员干部进行监督的有力手段。

48、一代英豪,就这样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全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一悲痛的时刻:

49、我将永远铭记这个祖国的功臣,人民的崇拜者,大人们的敬仰者,我们的偶像!邓稼先的英雄事迹篇2邓稼先(1924—1986):安徽怀宁人。他是中国第一枚原子弹的主攻手。多年来,他为我国的国防事业默默地工作着,不计名利,堪称典范,被誉为“两弹元勋”。

50、开展团建活动,是HR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手段。

51、邓稼先一生功勋卓著,获奖无数,他生前的最后一枚奖章是在医院的病房里获得的。1986年7月17日下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全国总工会书记罗干、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朱光亚、核工业部部长蒋心雄等领导,前往解放军总医院。

52、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 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是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

53、第69问:打造全球“创新之都”,深圳为什么行?

54、在邓稼先去世前不久,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一小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55、1963年,工程兵科研三所副所长王茹芝接到组织通知,秘密前往罗布泊参加核试验。她兴奋得一晚没有睡着觉。

56、我现在虽然患病,但我要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争取早日恢复健康,为国防科研事业再尽一些力量,以不辜负d和国家对我的希望。

57、1940年5月,邓稼先为避迫害,未读完高途径上海、香港和越南的海防、老街,到达昆明。7月-9月,在昆明升学补习班学习。9月,入四川江津国立第九中学,读高中三年级至毕业。

58、这句话困扰了这个孩子许多年:爸爸为什么要在这?爸爸在这干什么?

59、人才制度逐步完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人才发展迈上新的历史起点;《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不同类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60、第53问:中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自然保护区”?

61、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62、妻子得知他的经历后,拉他去做检查,很不幸的是,他的身体中检测出了放射物质,他成了一名癌症患者。

63、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政府给他开出了极好的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希望他能长期在美国工作,但是,邓稼先并未因高官厚禄而动摇回祖国工作的决心。1950年,邓稼先胸怀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受命参加了原子弹的研制工作。

64、对外谎称自己没有房产,租房子住,实际在北京、海南及澳大利亚墨尔本等地有35套房产——2018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原主任任文民被“双开”,官方通报直指其违反组织纪律,不如实申报个人事项。

65、邓稼先的成就纳入了美国政府的视线,他们打算用更好的科研条件、生活条件把他留在美国,他的老师也希望他留在美国,同校好友也挽留他,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

66、第32问:中国共产d为什么要开展d内集中教育?

67、那几个月,他们一直近在咫尺,干着同一件工作,却不知心爱的人就在身旁,和自己并肩战斗。

68、“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69、邓稼先庄重地把奖章戴在胸前,高兴地说:今天李鹏副总理亲临医院授予我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我感到万分激动。核武器事业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我只不过做了一小部分应该做的工作,但d和国家就给我这样的荣誉,这足以说明d和国家对尖端事业的重视。

70、一个夏天,基地开始修建养鱼池。一场大雨让鱼池蓄了一米多深的水,孩子们兴高采烈,结伴去游泳。几个孩子游过一会回家了,但其中一个叫小明的还没玩够,便留在了那里。

71、领导9000多万d员和近500万个基层组织,中国共产d这个“超级HR(人力资源部)”是怎么做到的?

72、但是第二天,她忍下所有情绪,只对丈夫张相麟淡淡地说了一句:“我要到外地出趟差。”张相麟回答:“好啊。”

73、第45问:中央政治局为什么能坚持集体学习?

74、2018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75、——中央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等116家单位,68家中管金融企业和中管企业启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76、第66问:中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过大面积停电事故?

77、1945年抗战胜利时,邓稼先从西南联大毕业,在昆明参加了共产d的外围组织“民青”,投身于争取民主、反对国民d卖国独裁的斗争。翌年,他回到北平,受聘担任了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学生运动中担任了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抱着学更多的本领以建设新中国之志,他于1947年通过了赴美研究生考试,于翌年秋进入美国印第安那州的普渡大学研究生院。由于他学习成绩突出,不足两年便读满学分,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此时他只有26岁,人称“娃娃博士”。

78、1950年8月,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此后的八年间,他进行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研究。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许鹿希是五四运动重要学生领袖、后来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许德珩的长女。1954年,邓稼先加入了中国共产d。

79、昔日离开的是正值壮年、风华正茂此时再见,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而妻子也在岁月的侵袭中,从娇俏安静的孩子妈妈,变成了满头白发。

80、第41问:为什么说巡视制度是“国之利器、d之利器”?

81、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82、这件事发生后,邓以蛰的一个好友劝他说,此事早晚会被人告发,你还是尽早让孩子离开北平吧。无奈之下,邓以蛰让邓稼先的大姐带着他南下昆明,那里有南迁的清华和北大教授,还有众多的老朋友。

83、邓稼先留学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不敢按饭量吃,只能按钱吃。有一段时间,他和洪朝生(后在科学院低温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

84、诚如剑桥大学教授马丁·雅克在对话会上接受人民网专访时所说,中国共产d是个颇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政d。和其他许多政d不同,中国共产d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前行。

85、第33问:粤港澳大湾区靠什么引来“金凤凰”?

86、第67问:中国坚持对外援助为什么不是“穷大方”?

87、临走前,父亲对他说“稼儿,以后你一定要学科学,不要学文,科学对国家有用。”邓以蛰凭自己的经验寄希望于邓稼先,但这句话在邓稼先的脑海里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88、靠“扶贫”致富落马副省长家中搜出674张购物卡

89、今天,在舒伯特迷人的音乐中,他又一次拉着许鹿希的手,默默地吟诵着肖贝尔的歌词:

90、“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91、——“善则赏之,过则匡之,患则救之,失则革之”

92、为了新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六十多年前,面对这个问题,数以万计的科学家和军人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们就此离家,进入有“死亡之海”之称的罗布泊,开始了艰苦奋斗的岁月。数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了世界面前。

93、中央d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祝灵君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中国共产d每一次面对历史方位、社会矛盾、战略目标和工作部署的重大变化,都更加重视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与能力。”风云起乃期猛士,鼙鼓动而思良将。中国共产d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d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94、1985年,邓稼先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

95、就在戴上这枚奖章的12天后,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因全身大出血,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开了他为之奋斗、奉献了一辈子的中国核事业。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邓稼先对妻子许鹿希说:“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

96、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全国至少已有18名“70后”省部级干部,其中7人为去年晋升,6人为今年提拔。

97、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仍想参加会议。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有癌症。他无力地倒在病床上,面对自己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中央尽了一切力量,却无法挽救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