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48个短句』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1、(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2、孔子语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译文季文子做事要思考三次再行动。孔子听说了,说:“两次,就可以了。”

5、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摘孔子《论语》(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6、第五则是学习态度,通过对话论述了聪敏好学、虚心求教的可贵。(孔子语录十则翻译)。

7、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8、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些我做到了哪些呢?”

9、孔子语录: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1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11、孔子语录: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2、翻译: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13、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6、孔子语录: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17、翻译: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两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18、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摘孔子《论语》(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19、这十句是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看法及其翻译。适合用于“君子”的常考作文主题中。

20、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21、  第八则是个人修养,强调怀有抱负就该有坚毅的意志。 

22、解读;一个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高,意志坚,因为责任很重,而奋斗的路很长。

23、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24、小不忍,则乱大谋。——摘孔子《论语》(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25、(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6、可以为师矣:“可以”:古义:可以(凭借)把,今义:可能、许可 

2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8、(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29、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1、  然后(古今词):然,后。意思是分开来解释的。然,这样。后,以后。 

3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摘孔子《论语》(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35、  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处)《论语·里仁篇第四》(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

37、(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38、  士:①士不可以不弘毅:是有抱负、有作为的人 

39、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40、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41、(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42、·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出处)《论语·宪问篇第十四》(译文)古人学习为了充实自己,今人学习为了沽名钓誉。

4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摘孔子《论语》(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4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出处)《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译文)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行。

4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