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刮目相待(29句合辑)

刮目相待

1、(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注引《江表传》

2、25)李宽有了兴趣,这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赵鹏原先个泥腿子,现在说话层次分明,“哪三家?”。

3、小饼干和围裙妈妈 | 恐龙| 不一样的卡梅拉

4、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与吕蒙研讨论军事,鲁肃大吃一惊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当年学识尚浅的吕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用新眼光看待他,兄长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然后告别而去。

5、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6、几天来,他大量阅读史书。现在他的学识,已不再是我曾认识的那位姑若寡闻的吴下阿蒙了。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啊。

7、最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手握权柄,不可以不读书。"吕蒙辩护说,不是他不读书,而是军中事情太多,没有时间。孙权说:"我岂是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去当教书匠?只不过希望你大略有个印象,知道历史就够了。如果说没有时间,谁能比我更忙,我还常常读书,自以为大有裨益。"吕蒙才开始求学。

8、刮目相待出自西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9、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绝不仅仅是三日的瞬间改变,而是要经过积年累月的坚持,发自内心的努力,遇到机会有勇气把握,并且在贵人的扶持下环境造就下的产物。听上去很难,但我们并不是都要当一个名留青史的人物,而我们都会想在自己的圈子里出人头地,其实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不服,要强的小激动!我能行,我要赢的心!希望得到身边人的赞誉,那就比自己身边人努力一点点,加油一点点!

10、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意思就是几天不见,进步飞快!既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11、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与黄帝部族杂处,分为四支胞族(即四岳),伯夷曾佐尧帝掌管四岳,后又助大禹治水有功,为大禹“心吕之臣(心腹重臣)”,故封之为吕侯,商、周两代均为诸侯国,

12、(释义)   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13、后来,孙权任命吕蒙为大都督,吕蒙也不负所托,从战略布局上执行了“白衣渡江”的计划,将关羽斩杀,扩大江东地盘,随后助力孙权成就了一代江东霸业。

14、二战已经过去了六十年,***早已不是吴下阿蒙,定要让欧美各国刮目相待。

15、刮目相待  (guāmùxiāngdài)

16、他这一次的考试成绩不同以前,真令人刮目相待。

17、昨天你还什么都不会,可是今天你却什么都会,真是让人刮目相待。

18、一个假期后,他的成绩大幅提升,令我刮目相待。

19、·关于“目”的成语还有很多,你可以列举一下

20、(例句)   小王经过日夜努力,成绩竟然排到第一名,真令人刮目相待。

21、原文节选: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2、中华上下五千年 |  安全教育 |情商故事

23、没想到那么那的题目,你都做出来了啊,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

24、15)我真是得刮目相待了,几日不见,你的语文进步得这么快。

25、建安十五年,周瑜去世,鲁肃接任。一开始,鲁肃并不是很重视吕蒙,但在一次巡防中,鲁肃与吕蒙会面,吕蒙提出很多关于战略部署问题还有配图的战术方案,让鲁肃大为惊叹。鲁肃这才开始正视吕阿蒙,说出了那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你已不再是吴下阿蒙了!”

26、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有趣味的数学题,大家都在思考,可都不约而同的摇摇头,正在这时班长举手回答了问题,而且完全正确,令我刮目相待,不禁深刻的反思自己,为什么自己没想出来?

27、10)到了这株老金桂,而且还让周老教授刮目相待。

28、总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勤奋一天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天天勤奋。但苦练的结果必定是出人头地。只有以一当十的部队才能受到领导的重视和肯定。所以,让人高看一眼就要展现出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