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修心最好的佛语(78个文字精选)

修心最好的佛语

1、1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修心最好的佛语)。

3、(宝藏的琢磨)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处宝藏,与佛陀无异。只是佛陀的矿山宝藏经过长期挖掘,已得宝石且不断提炼琢磨,成就了很多发亮发光的玉石宝物。

4、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离妄想颠倒无真如佛性。离贪嗔邪见,无菩提涅盘。(修心最好的佛语)。

6、佛曰:失去的东西,其实从未曾真正地属于你,不必惋惜,更不必追讨。

7、(别让良知睡着了)人自身的烦恼,比身外的冤家更厉害!因此,应该常常警惕自己,莫让良知睡着了。良知一旦睡着,则杀、盗、淫、妄等种种罪业都会侵袭你的思想。

8、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9、感悟:注重养生没有错,但是刻意追求,人云亦云,反倒自寻烦恼。因为长寿的群体中,有不烟不酒、按时作息而长寿的,也有又烟又酒、整年熬夜却长寿的;有心平气和、常打太极拳而长寿的,也有脾气暴躁、常坐麻将桌却长寿的;有整天读书写文章的大学教授,也有下地常劳动的乡下老农。其实只要能带来快乐,做点不符合专家养生法则的事情,又有什么不可以?

10、(如何成就道业)欲成就菩萨道业,必须拥有不畏心劳、不惧身苦的精神毅力,勇往直前,方能达成。

11、人的一生,面对什么方向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正朝什么方向前进。

12、1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13、寂静处不在山上,也不在庙里,只要有一颗清静的心,到处都有寂静处,到处都是净土。

14、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抱怨带来记恨,宽容乃是智慧。多原谅别人,会善待自己,多恭敬别人,会庄严自己。

15、无去无来本湛然,不居内外及中间;一颗水晶绝瑕翳,光明透出满人天。

16、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7、家,很平淡,只要每天都能看见亲人的笑脸,就是幸福的展现;爱,很简单,只要每天都会彼此挂念,就是踏实的温暖。幸福并不缥缈,在于心的感受;爱并不遥远,在于两心知的默契。心,只有一颗,不要装的太多;人,只有一生,不要追逐的太累。心灵的愉悦,来自精神的富有;简单的快乐,来自心态的知足。

18、现代人都有事业心,而且志向不小,要想有所成就,须知欲安天下必先安心的道理。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之后才能安天下。

19、(用「心」听话)听别人说话时,要以说话人的心态聆听--听年轻人的话,用年轻人的心态聆听;听老年人的话,用老年人的心态聆听--即得人事圆融

20、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21、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22、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23、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4、不圆满的是自己的烦恼,不清净的是自己的业障。你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的智慧不够;你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的慈悲不够。有慈悲的人,没有看不起的人;具有智慧的人,没有看不惯的事。其实,都是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和合而灭,都是正常的,没有不正常的。只是众生的因缘不同,所以才有不同的显相。

25、次于自身善起防护,不应放逸,于刹那中有少动念,应当观察,以正智钩制令正住。

26、宽恕别人何尝不是宽恕自己,伤害了别人的心,自己的心又怎能快乐,放心的去爱吧,如果爱不了所有的人,就好好爱身边的人,宁可因为爱而受伤害,也不要因为怕受伤害而拒绝爱,当然最可贵且不受伤的爱一定是没有分别心的爱即菩提心!

27、就是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28、放得下是一种智慧;心甘情愿是一种态度,随遇而安是一种境界。

29、乐观的人,在每种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一种忧患。

30、1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五阴盛。

31、修行,就是容得下别人的中伤,忍得住困苦的折磨,放得下挽留不了的美好。

32、7)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33、世上的事,不如己意者,那是当然的。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关于修心的经典佛语语录,欢迎大家的阅读。

34、1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

35、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语有云:一刹便是永恒。佛语有云:不可说,不可说。

36、我问佛:我的感情总是起起落落?佛说: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涨落,浮浮沉沉方为太平。

37、说一句谎话,要编造十句谎话来弥补,何苦呢?

38、20)凌云高楼巍峨壮观,气势撼人,正因为那来自坚实基石构成的三角形无语的支撑。所以,基陷楼必危。

39、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

40、挤不进的世界,不要硬挤,难为了别人,作***了自己;跨不过的门坎,不要硬跨,跨过了是门,跨不过就是坎;做不来的事情,不要硬做,换种思路,也许会事半功倍;拿不来的东西,不要硬拿,即使暂时得到,也会失去。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站在岔道口上徘徊,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影响一生的前程。

41、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42、人生在世,有得就有失。有时你的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自己要想明白一些,不要太苛求自己,生命总有它的轮回。

43、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4、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45、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46、(真正的洒脱)人生难得洒脱,要洒脱必须拥有宗教精神及人生目标,才能得到真正有意义的洒脱!

47、生活就是禅,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平凡去走出一条人生的轨迹,动也是好,静也是好,宠辱不惊。拿也好,放也好,去留无意。纷繁的喧闹中,活出一份内心的宁静、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详,让命运在平和中运转。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去,如此安好。

48、  凡爱说人不是者,往镜前一站,镜中出现一个丑陋的影子,才知正是自己尊容。

49、把自己放在静心的境界里,悦读并记录多彩的自然高尚的人性纯洁的心灵美好的情感,感觉很美好,很幸福,很开心!

50、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5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52、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一切都是天意。

53、我们用什么眼光看世界,世界便是什么样子,一旦我们改变了观点,世界也会因此而转变。

54、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55、三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56、释义:赏花要看它半开的时候,喝酒要饮到微醉的程度,这里面有很美妙的趣味。

57、感悟:岁月年华,如驹过隙。滚滚红尘,似梦如烟。花开花谢,草枯草荣。只有那半开的花,才是人生最美的微笑;只有那微醉的心,才能体味世间的美!

58、道本无言,因言显道,若真体道之人,通之于心,明之于本。

59、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60、 自美三寸舌头,一日改头换面,辗转吞食,那时痛苦恨悔,无人能释。

61、善良是最基本的可贵品质,是这世上最难得的大美,它能清洗和融化万物。

62、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63、(真菩萨)菩萨不是土塑木刻的形象,真正的菩萨能做事、能说话、能吃饭,能寻声救苦随处现身。

64、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经》

65、无法去除内心的烦恼,纵然遍游世界,也得不到快乐。

66、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67、(人人都有菩萨心)人人本具一颗菩萨心,也具有和菩萨同等的精神与力量,此力量即慈悲与智慧的力量,它恒藏在人人内心的本性。

68、做人的可贵在自觉(教育自己),觉他(教育别人)。

69、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责任。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责任。

70、.昨天与今天,我们该如何把握?佛曰:不要让太多昨天占据你的今天。

71、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曰∶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带著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拥有它的资格。

72、(心贼害人害己)极凶大***,莫过于自我心中的烦恼贼;它常在我们毫无防备之下,毁了自己,也毁了别人。

73、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74、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75、要克服对***的恐惧,你必须要接受世上所有的人,都会死去的观念。

76、(不要执着小爱)有些人的爱只执着于自己的眷属,倘若眷属不能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容易产生怨恨。

77、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