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古诗梅花教案 〖精选摘抄31条〗

古诗梅花教案

1、诗人写梅香,没有借助任何形容词,亦未泼墨如云,大肆渲染,而是以“看似寻常最奇崛”(王安石语)的“遥知”这两句诗巧妙自然地出之。这两句诗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正因为有梅花的香气从远处袭来,才使诗人“遥知不是雪”。(古诗梅花教案)。

2、遥:熟字“摇”去掉提手旁,换上走之底,就是“遥远”的“遥”。

3、师:没错。孩子们,洗砚池那是王冕像王羲之学习的一个见证和象征。你以为学画很容易啊,学画很难的。所以,当学画学得枯燥的时候,洗砚池好像在提醒王冕…怎么样?

4、②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古诗梅花教案)。

5、  欣赏教师配乐朗诵,启发幼儿在脑海中想象出古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6、师:一身清气的王冕把自己的志向都写在了他的《墨梅》中,我们一起读。

7、(8)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8、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

9、师:好,他说王冕的心情就能让他知道乾坤就是天地,那是神童。还有谁知道乾坤是天地的意思?怎么知道的?

10、生:王冕说自己家有洗砚池,就是为了把自己比作王羲之,希望自己像王羲之那样勤奋刻苦。

11、教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墨梅图,你知道为什么叫墨梅图吗?墨梅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12、《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玉妃引》,”梅花三弄“这个称呼是宋代之后才明确出现的,唐诗中曾出现许多”梅花落“、“梅花引”等曲名,但多指的是笛曲,如“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琴谱记载初见于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多认为是由东晋桓伊所作的笛曲移植而来,但此说虽被记载在《神奇秘谱》上,却未经证实,似存谬误。

13、  引导幼儿在美工区用吹画、点画的形式制作梅花。

14、生:我是通过这首诗,王冕的一个心情以及他对一个世界的观念。

15、从第七段开始,曲调有力,曲风一变,出现了跳跃性的拂滚泼剌手法,一连串的急奏为乐曲的一个新亮点,不但演奏节奏铿锵有力,演奏情绪也变得热烈起来。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大雪簌簌,天寒地冻,而梅花冲雪怒放,愈冷愈香,颇有“梅雪争春、寒梅斗雪”之感,象征着强权之下的顽强抗争和坚贞不屈,这一段后从高亢到最后又慢慢归于舒缓,再次以清丽空灵的泛音收尾,余味悠长,曲虽终而仿佛还有一缕暗香萦绕不去,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思。梅花那种美丽高洁摇曳生姿的形象也在听众心中清晰了起来,***传统文化中不屈不挠的那种大无畏精神也通过梅花,通过乐曲传达给了听众。所以,《梅花三弄》这首琴曲,不但是***文化的一个载体和符号,也是展示文人精神的一个窗口。我们在弹奏演绎《梅花三弄》时,如果演奏情绪到位,是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的。

16、熙宁九年(1076),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此时作者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傲雪凌霜的梅花有着共通的地方,因此写下此诗。

1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19、带着这两个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20、引言(PPT1)。同学们,大家喜欢花吗?你们知道吗?有一种花在百花凋零的寒冷的早春季节,迎风傲雪独自开放,它是什么花?它,就是梅花。我们来认识梅花。

21、网间曾有评论说:八大山人花鸟画最突出的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少,也许能有人做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常人很难做到的。

22、宋神宗熙熙寧七年(1074)春,王安石罷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寧九年(1076),再次被罷相後,心灰意冷,放棄了改革,後退居鐘山。此時作者孤獨心態和艱難處境與傲雪淩霜的梅花有著共通之處,遂寫下此詩。

23、生:香气每个人都能闻到,清气只有清白朴素的人才能品到。

24、卢梅坡,南宋诗人,“梅坡”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诗风平易。宋陈著《本堂集》录其诗一首,宋陈景沂《全芳备祖》录其诗一首,元蒋正子《山房随笔》录其诗两首,《宋诗纪事》从《后村千家诗》录其诗两首,《全宋诗》录其诗十二首。《全宋词》录其词《鹊桥仙》等四首。

25、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梅花的枝干横斜错落,似愁似病,在孤寒中的梅花,坚韧顽强,傲然***。

26、四句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27、  教师出示每个汉字,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每个汉字。

28、师:孩子们,我们发现,王冕的家中梅藏着玄机,王冕的画中梅也藏着玄机,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心中梅有没有玄机。来,一起读。

29、(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0、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