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孟子名句(60段整理)

孟子名句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名句)。

2、(4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感悟)能抵住诱惑,捱得住贫穷,不畏惧强权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这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人格的标准。

4、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生有淑质,夙丧其父,幼被慈母三迁之教,长师孔子之孙子思,治儒述之道

6、(译文)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7、(解释)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8、(译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

9、(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

10、他的分析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强调环境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使社会发展进入良性循环,进而使得***、社会得以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进而达到可以“养生丧死无憾”的目的。由于生态环境残破,祸殃及人,为了人类的永续生存,于是孟子开始反省人们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希望透过一连串环境保护的措施,减低自然环境所受到的创伤,并保持其中的各项资源,以便于人类能“持续利用”它们。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人类要实现在良好、适宜的环境中生活的权利,就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营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气氛,以得到大自然最大的恩赐。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2、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4、解释: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15、解释:在上位的人有什么爱好,在下面的人一定爱好得更厉害啊。

1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8、(译文)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职务。

19、(译文)(孟子说:)“仅仅一两把粗的桐树梓树,人们要想叫它生长起来,都知道怎样去培养它。至于对自己,却不知道怎样去培养,难道爱自己还不如爱桐树梓树吗?真是太不动脑子了。”

20、二千多年前的哲人尚且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现代人应该比古人懂得更深刻、更透彻、更久远。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近几年,发生在我国的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沙漠化等自然界对人类的伤害;全世界每一秒就有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面积的热带雨林,因人类的砍伐而消逝;野生动物也因栖息地受破坏与猎捕危机而纷纷绝种(或濒临绝种)。这些似乎都能说明点什么。古书字里行间所弥漫的历久弥新的智慧观照失去了它曾有的熠熠光辉。

21、(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22、(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罪不容于死。

23、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24、“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孟子名句

2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6、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7、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28、解释:一个有道德的人做事不抱怨老天,也不抱怨他人。

29、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0、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1、(4)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2、(译文)以百姓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者,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自己的忧愁。

33、解释:尊重贤能,让他们在其位谋其职,那么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愿意为这个朝代效力。

34、(译文)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3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6、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3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8、(51)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9、解释:观察人的方法,没有比观察人的眼睛更好了。眼睛不能掩盖人们内心的丑***,一个人心中正直,眼睛就显得清明。

40、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1、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勿施,尔也。

42、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也。

4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4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5、(赏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努力少,荒废多,做事不会成功。因此,做事贵在坚持,贵在有恒心。“一暴十寒”就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是不会成功的。

4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47、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孟子

48、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名言名句4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告子上)

4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罪不容于死。

50、解释: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5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2、(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3、(译文)穷困便保持个人的节操,得志便兼施善行于天下。

54、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5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6、(解释)鱼是我所希望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所希望得到的;假如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就舍弃鱼而要熊掌。生命是我所希望拥有的,道义也是我所希望拥有的;但假如两样不能同时兼顾,就牺牲生命而坚持道义。

57、(译文)孟子说:“天下的基础是国,一个国的基础是家,家的基础是每一个人。”

58、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59、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