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48句汇总)

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1、道家认为,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源上相同,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译文:天地与我们都是道心之大用的妙用所生,万物与我们都是一个本体而没有人我万物之别。)

2、所以人应当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认识到贪欲多私是罪***的根源。无为而治:在上的统治者应当实行无为而治。“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圣人治理天下,要顺应民心,不要对百姓多加干扰,要让人民自己去得到应有的自然的发展。追求精神的宁静与自由。这在庄子的思想中尤为突出。

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道家思想的核心价值)。

4、老子的思想是对强梁世界的一种反应,是对人类社会在混乱时的自解自慰的心理状态,以柔能克刚的辩证思想,他主张不作为就是有作为,自然演进就是规律表面看老子不关心***大事,像一种隐士的处事观念,实际上老子非常关心***的发展前途和***大事。只不过与儒家的入世观点不同。老子认为在天下礼崩乐坏的现实下,爱护天下,首先爱护自己,要想拯救天下,先要拯救自己。这个社会也就会被拯救,“天下治矣”。通过个人的领悟道,修养德,求自然,守本分,淡名利,以出世为名,通过无为而无不为的理念治理***,才能使社会处于一种和谐状态。

5、    2008年至今,先后担任《环球财经》编委,CCTV经济频道顾问,社科院全国***经济学会理事,大庆市经济顾问,国资委研究中心经济顾问,世界500强民企首席战略顾问,***投资协会新基建专业***会副会长;2018年完成“财团商道”系列4部文集出版;2020年启动“三井帝国”、”三井商道”系列书籍的后续出版工作。

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小善积而为大善;不谓小不善为无伤也而为之,小不善积而为大不善。——《淮南子·缪称训》

8、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9、有所作为,且不对人类的衍化产生重大影响——此即无为。故圣人只空谈,而不实干;只论道德,而不建功业。但常人,若无功业,则难以立足于世:所以,功名富贵之念,固不能重,亦不可太轻。于世无害,亦无大用;养家有余,济世不足:如此普通之业,平庸之辈,才是天地之幸,人类之福。

10、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11、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是当时较为先进的思想之一。哲学思想:

12、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3、老聃所推崇的“柔弱”,实是柔弱于外,而刚强于内。内外皆柔,则软懦;皆刚,则暴躁。如外强而内弱,则伤人且害己。故性要随和,而心不可缺主见;外当浑厚,而内不可乏精明。

14、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5、事进愈速,其终愈早;物长愈缓,其亡愈迟。留罪过,则延缓人类的衍化;立功业,则加速人类的灭亡。圣人不忍为大***,亦不敢行大善,故庸德庸行;不愿碌碌无成,亦不敢赫赫有为,故空谈玄理。

16、1989年,在“日美结构性问题协商”前夕,***索尼公司(属三井财团)创始人盛田昭夫参与出版了《***可以说不》一书,提出***应该在包括经济和外交的各个领域提高自主地位,尤其是相对***的自主地位。这本书迅速成为了当时的热点,也代表着***国内经济界反美声音的日益高涨。

17、  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的发展。

18、春秋时期,老子著《道德经》,对“道”的平安意蕴予以哲理解释。该书第三十五章谓:“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老子所谓“大象”即“道”,而“执大象”就是信仰大道、奉行大道、固守大道。“天下往”是说圣人奉行大道,天下万物都归向大道。按照《道德经》的说法,天下万物归向大道,生灵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道是“安平泰”的。“安”当然是安全,而“平”就是太平,安全与太平合起来就是平安,可见老子讲“道”的要义就是平安。为什么平安呢?因为作为大象的“道”是“泰”,老子讲的“泰”乃出于《易经》之泰卦。该卦之象,下为乾,三阳上升,上为坤,三阴下降;阴阳二气,流通交感而成和,故谓之“泰”。既然阴阳交合,当然也就平安吉祥。

19、   考虑正反的转化。学会:放弃掉(防止盛极而衰);继续挖潜。归根结底: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

20、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1、佛家教义的主要思想就是鼓励人们行善,勿***;忍耐,戒欲;生灵平等……

22、  “相辅相成“——太极管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面的统一)。***的张绪道(新道家)主张:从相反的角度考虑同一个问题;

23、因此,人们应充分认识并尊重自然界规律,让宇宙万物“自足其性”。个人与社会也是共生互存关系,修道不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种适宜的方式,图世界共同的利益。

24、为了规避日美贸易摩擦与国际汇率风险,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三井财团旗下东芝、索尼公司为代表的***彩电企业,在***掀起了直接投资设厂的浪潮,疯狂挤压***本土彩电品牌的生存空间。随着***电视工厂大量被***厂商所收购,***彩电行业实际上几乎都成为了***彩电公司的分支机构。

25、2005年之后,先后担任社科院全国***经济学会理事,《环球财经》编委,CCTV经济频道顾问,大庆市经济顾问,国资委研究中心经济顾问,世界500强民企首席战略顾问、***投资协会新基建副会长。

26、老子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7、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之,故有道者不处。

28、人的身体好比一所住宅,心好比这所住宅的主人,主人的行动不免受到住宅的限制:住宅有毁坏,身体有死灭,***给心带来了畏惧和焦虑;名利是人衣食所在,为了奉养身体,人不免有了名利之心;衣食厚薄为世俗礼义所裁制,于是又有了礼义之心。凡此三种,归结为身对于心的束缚。

29、古代道家是一种思想流派,可以追溯到古代。道家用“道”来探讨自然、社会和生活的关系。道家主张道家遵循自然规律,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

30、老子关于“平安之道”的哲理论述在后来的制度道教经典里得到进一步发挥。如《元始说先天道德经》第五章称:“恍恍惚惚,万物之鬼宅。道行真化,杳冥之灵室。虚无至大,元居道安。”该书将“道”与“安”联结起来,形成“道安”的短语。《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道安”概念呢?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如果我们稽考一下“道安”之前的“元居”二字就能够发现奥妙。“居”字上面是“尸”,这当然与死人有关,“尸”之下的“古”最初意味着用武器与密咒来镇慑,“古”字上头的“十”表征武器,而“口”是器皿形状,先民们在安放死者时要用密咒,将之刻写于龟甲、树皮等载体上,收藏于器皿内,再加上石刀之类武器镇守,这就是“古”的原初意蕴;以“古”置于“尸”下,表示对“尸体”的守卫,此即为“居”的本义,此等意义可以从上文所用“鬼宅”“灵室”两个词中得到进一步佐证。毋庸置疑,“鬼”“灵”都是从***现象引发出来的。对此,宋代道教学者李嘉谋在《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注解》第五章曾经用“元元之妙,一穴其真”予以解释。这个“穴”字本指墓穴,而“真”字在最初即死者尸体的象形,古人曾经把***称作“归真”就是此意。联系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元始说先天道德经》所谓“道安”乃是就生死问题而发的,最初是形容死者得平安,尔后则生发出“护佑万物为安”的意义。所以,李嘉谋在该书第五章中接着说:“所谓穴者,开物成务之谓也。虽穴其真,而元妙之本,不散不亡,以无象为象,故曰孔容。以无神为神,故曰神帝。虚无至大,虽散为道,然散不失元,故道无巨细,居之皆安。”此段文字既暗示了“道”的原始意义,又展现了“平安之道”的无限妙用。

3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32、  虚心:可以学习新知识(更新知识);可以更加包容一切(无成见)。只有虚其心,才能有容人之量。

33、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4、  道家创始人是老子,但其思想的文化渊源则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原始平等意识和贵阴重柔、守雌谦下思想深深地影响了道家。女性崇拜和生殖崇拜,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肯定,对道家有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命意识和重生主义。道家贵生,重视生命。

35、比如“《左传》成公二年:‘仲尼闻之曰: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左传》这些话,显然是《老子》的‘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第三十六章)的语意所本。”从这些材料的对比中,说明《老子》的语句,是“史官们向来保存的知识”。

36、  道家第一原则:“道法自然”。顺应自然,不要过于刻意,“去甚,去奢,去泰”。人要以自然的态度(三个层面)对待自然,对待他人,对待自我。所以会有“自然——释然——当然——怡然”。

37、如果以品牌,炒作,证书来证明一个人或某件物的价值。人们往往会被蒙骗。人们应该去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物真正价值所在。因为虚荣心的关系,人们往往会花大价钱买性价比超低的东西。好比一个人买了一件名牌花了两千,而他去在别人面前炫耀时,别人却会认为这件衣服值两佰元。这是因为别人是以这个人的水准来横量这件衣服的。这样花大价钱不仅没得到快乐反而得到痛苦。有的人去有名的大学校花几万学知识,只是为了证书。而在名气小的学习班可能只要几千就能够学到同样多的知识。往往学习班的老师在教授时会更用心。等毕业大学校当然有证书,可是应聘去,老板要的却是实力,那个证书就没有用了。而且如果以证书来评价一个人的水平时,往往会有一些人花钱买来假证书,滥竽充数。使很多真正有才华的人不能去发挥自己的价值。只有去掉虚荣心才能远离这些痛苦。

38、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和自然的和谐,这成为了当今世界的一大重要课题。这就要求我们来调适好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9、日美贸易战表面上是对双方产业发展、经济增速的挑战,实质上是对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冲击。在三井财团这片大森林里,不只有丰田、东芝、索尼这样的参天大树,同时还有与其共生的灌木和花草。***财团是所有企业发展的产业系统,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40、  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具体地说,就是《道德经》所说的“少私寡欲”。这种清静无为以养神长寿的思想,一直为历代养生家所重视,浸透到养生学中养精神、调情志、气功导引、健身功法等各方面。

41、***工业品大举涌入***市场,在***的城市和乡村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商店里陈列的商品,到处都充斥着***货和***商品的广告。对此,***媒体这样描述到:“在1980年代世界经济中一枝独秀的不是***,而是***。在纺织、钢铁、造船、家电、汽车和半导体等制造领域,***完全输给了***。”

42、四者相互影响融合,造就了中华文化兼容并包、博大精深的独有特性。

43、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44、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6、阴阳调和,方能长久。介于阴阳之间,不偏不倚,便是万物最稳定的状态。而中庸之理,易行难知;向阳之心,乃人之常情:圣人以己度人,故成人之美而尽心传道。

47、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淮南子·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