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64好句摘抄』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1、在原来我们提到老师的时候,首先认为老师必定是严肃的,古板的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非常的远的。学生很多的问题不敢去和老师沟通,甚至惧怕老师在外面看到老师的时候甚至要绕开走,但是现在很多的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认为老师非常的亲近,除了在学习之中在生活之中也有着很多的联通,所以说现在教师形象的转变其实是有利于促进这种师生关系的。

2、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3、陶行知先生所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些观点是他过去提出的似乎也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4、民主的教师,必须具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共甘苦;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这听来是很奇怪的,其实先生必须跟胆小孩子学,他才能了解小孩子的需要,和小孩子共甘苦。……消极方面,肃清形式、教条、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

5、 陶先生是不主张死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的,他认为我们这个学校里学的东西是不足和在社会上和生活中学习的知识相匹配的。社会即学校,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而且未来也是要进入到社会的,所以学校要为了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需要培养人才,教育学生适合社会发展的知识。这才是社会即学校,要一切以社会为先,不断的更新学校的知识,为的就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人才可以有用武之地,而不是空学一身假本领,还没有用武之地。

6、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7、今年四月,为参加课题论证,我仔细读了课题组《“少教多学”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的开题报告。报告称,“少教多学”的理念和实验,并不是今天才有的,追本溯源,它触摸到了教育的核心——为什么教,教什么,以及怎样教。而这正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最本质的初衷。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实验者在不断摸索各种路径,有的先学后教,有的教学互动,有的自主合作⋯⋯他们大都是在解放学生的时间和开拓学生的空间上动脑子,下功夫。

8、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陶行知

9、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10、在宏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同社会中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协调关系的价值旨趣。

11、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12、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13、陶行知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指“专一”)“集”(指“搜集”)“钻”(指“钻进去”)“剖”(指“解剖”、“分析”)“韧”(指“坚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14、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用眼观察,养成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了解大千世界形形色色事物表象,由表及里逐步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实质。

15、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必然结论。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至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16、(品牌升级,全新出发)蘑菇云将携旗下最新产品亮相第78届教育装备展示会!

17、一是说教育是来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教育也是在社会之中;

18、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19、每天一分钟,修正孩子生活中的不当行为,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在“矫正”中,首先应弄清孩子行为的原因,其次要讲究教育的方式。

20、“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21、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22、我要努力把自己变成一个孩子,想他们所想,乐他们所乐,忧他们所忧,始终提醒自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也许,一切不那么复杂。因为,他们毕竟是孩子,为何要用我们成人的眼光来审视他们?用我们的价值观来评价他们?那样,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23、第一流的教授具有两种要素:有真知灼见;肯说真话,最驳假话,不说诳话。我们必须拿着这两个尺度来衡量我们的先生。合于此者是吾师,立志求之,终身敬之。

2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法是陶先生在1927年在创办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的校训。他强调:“‘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即教育法”,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原理之一(其中三大原理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指导整个学校的教学活动的方针。

25、他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太少了,应该把教育放到社会中去,使更多人能接受到教育,无论在校外校内,都有师生的角色,都可以学习,同时学习更加符合生活,符合中国实际情况。

26、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27、爱与陪伴,是父母最应该给予孩子的。每天一分钟,跟孩子交流,多摸摸他的头,给他最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你是多么的爱他。

28、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29、1946年7月25号,陶行知突发脑溢血在上海去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到如今,先生已经离开我们75个年头。

30、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3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32、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33、遭受侵略的现状使中国的特殊人才不断凋零,建立育才学校迫在眉睫,把抗战的思想融入教育当中,只有全民团结才能救中国,教育也才能服务于广大的劳动人民。陶行知还重视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他希望育才学校的学生“成长为一个英勇的文化作战集团”。什么时候敌人来犯,他们也能应对自如,坚决不做亡国之徒。只有国家强盛,人民团结,中华民族才能真正站起来,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的发展起来。第日益严酷的抗战局面使得,全国的民主主义革命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这时陶行知的政治性也越来越强,思想意识也更加坚决。第作为普及教育的深入和补充,特殊人才教育开拓了新的途径。

34、教育价值观在微观层次,是指基于教育系统本身各个内部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目标指向;

3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6、陶行知主张学校教育的范围不在书本,而应扩大到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生活中去,向大自然、大社会和群众学习,使学校教育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紧密相连,形成真正的教育。 从陶行知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推知其“社会即学校”的基本主张是:要让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生活单位都担负起学校的职能,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同时,学校必须突破围墙之限,要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实行开放式办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这种主张真正把学校放到社会大环境中去办,使学校和社会息息相关,学校不再是生活的附庸,而是成为了社会生活的必需。

37、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

38、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

39、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已经开始认识到了教育对于普通民众的意义。陶行知积极付之行动,并走出第一步,因为陶行知深受西方民主主义的熏陶,加之以往的教育运动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主导者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官员,导致没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教育现状,使得在普通民众中推广的教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忽视了民族大众的力量和他们获取教育的迫切愿望,教育运动的推广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压迫性的方式,陶行知甚至说“强迫是一种必要手续”。但是,陶行知的教育改革经历也为其奠定了强大的理念基础,促使他把教育放为中心,并结合人自身发展的因素,这符合当时教育改革的现实。

40、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4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42、解放孩子的时间,让孩子有点空闲,吸收消化学识,学习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获得更多的生活技巧。

43、(1)生活教育(A).陶行知全集(第二卷)(M).湖南教育出版社,19

44、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45、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6、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47、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48、陶先生说,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为真正的先生。我们必得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扪心自问,我和学生交朋友了吗?没有。虽然在课堂上我和学生平等地对话,虽然我总是微笑着和学生谈话,虽然我总是一幅和蔼可亲的模样,虽然我也和学生一起踢过毽子,跳过跳绳,但是,我没有和学生做真心朋友,原因何在?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是因为我没有变成一个小孩子,没有变成内外如一的小孩子。

49、外国人造了个神奇的透明球,让你在室内也能晒太阳~

50、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陶行知

51、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作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52、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53、低年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好奇多问,还会积极勇敢地尝试,他们喜欢用最敏感、最直接的方式来感知周围的事物。学习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后,我知道创造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我放弃了过去让学生边读边想或进行课本剧表演的教学方法,而是给学生半瓶水和石子,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学生在动手实验后得到的收获远比讲、读、想来得多。

5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55、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56、陶行知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指“专一”)“集”(指“搜集”)“钻”(指“钻进去”)“剖”(指“解剖”、“分析”)“韧”(指“坚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

5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观与新的课程结构社会、自然、生活是陶行知的课程资源观。

58、大众是长进得很快,教师必须不断的长进,才能教大众。一个不长进的人是不配教人,不能教人,也不高兴教人。……“后生可畏”不是一句客气话,而是一位教师受了大众莲蓬勃勃的长进的压迫之后,对于自己及一切教师所提出来的警告。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才能免掉这样的恐怖。

59、※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0、对于孩子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提出“6个解放”的目标:

61、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

62、陶行知作为近代中国教育的先驱,终身致力于教

63、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