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前的成语: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

前的成语

1、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2、(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3、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以~。~人。~此。~科。~嫌。~言。~车之鉴。

4、惨绿少年,读音cǎnlvshàonián,汉语成语,出自唐·张固《幽闲鼓吹》:“喜曰:‘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答曰:‘补阙杜黄裳。’”

5、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前的成语)。

6、有些成语有自己的习惯用法,切合了习惯用法,则使用正确,反之,则使用不当。这些成语也是考查的重点。例如:

7、(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8、安居乐业:安定地居住在一地,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不能用作“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9、前呼后拥 (qián hū hòu yōng) 前面的人喝道;后面的人簇拥着。形容权贵们的气势。

10、一得之遇: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11、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物,要说“令人叹为观止”。

12、另眼相看  刮目相看:二者都有“特别看待:之意。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3、(前车之鉴)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14、泰山北斗: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15、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按不同的志向,寻找自己的前途。

16、眼花缭乱:缭,亦作“撩”纷乱。看到纷繁复杂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不能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17、前车之鉴 (qián chē zhī jiàn) 前车:前面的车子;鉴:镜子。前面车子翻了的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来的教训。

18、然而,当南珠经历上千年的开采后,至新中国初期,天然采珠业已逐渐没落。1957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把合浦珍珠生产搞上去,改变几千年自然采珠为人工养殖”。第二年,北海市珍珠总公司成立,这便是南珠宫的前身。

19、前怕龙,后怕虎 (qiánpàlóng,hòupàhǔ)比喻胆小怕事,顾虑太多。

20、前言不搭后语 (qiányánbùdāhòuyǔ)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

21、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2、第五类 忽略部分语义,诱你叠床架屋,在语义重复上设关。

23、(前覆后戒)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24、第十二类 词义有定,诱你不分范围,也在不合语境上设错。

25、3)蹈袭前人:蹈袭:因袭,沿用。因袭前人,缺乏创新。

26、前言往行 (qiányánwǎngxíng)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27、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28、"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29、(解释):厉:同“砺”,磨;兵:兵器;秣:喂牲口。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

30、敬谢不敏:恭敬地表示不能接受或能力不够,用于自谦,表示推辞某事。

31、虎视眈眈:形容恶狠狠地盯着看,等待机会下手。

32、恍然大悟: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明白,觉醒。一下子忽然明白过来。不能用作“我心里突然觉得恍然大悟了。”

33、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人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15岁把头发绾起来,插上簪子,表示到了结婚的年龄。

34、当务之急:当务,当前应办理的事情。原指应当做的事情才是最紧要的。后指当前所做事情是最紧要的、最急迫的事。不能用作“目前的当务之急”

35、身先士众 (shēn xiān shì zhò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