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精选培根日记67句文案

培根日记

1、这种写作风格,牺牲了温度,饱满了厚度,不以趣味吸引读者,却以智慧折服他们,虽读来艰深,但是纯正,是一些缺少辩证者的雪中之炭。或许也只有如此淡泊的风格才能能孕育最纯正理性的智慧。

2、在这种情况,以及其他的许多情况下,人的性格和性情被视为环境和习惯的产物。同样的,婚姻被描述为能约束人,使人残暴的性情变得更加温和的一种力量。在“论婚姻”里土耳其人的例子中,正是他们对婚姻的厌恶致使“粗俗的土耳其士兵变得更加卑鄙”。

3、    总之,天性也是心中的一块田地,要么生香卉,要么长野草。学习了解天性,改良驾驭天性,就是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掌握这块田地,帮助我们灌溉前者,铲除后者。

4、这本书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最适合我这种不喜欢读长篇大论而又想得到多点东西的人看了。

5、读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聪慧,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和修辞学使人能言善辩。总之,“读书可以修身养性”。

6、《汤姆索亚历险》:世界将是属于“坏孩子”的?

7、《海底两万里》(Vingtmillelieuessousles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8、许多重要的人生命题,举凡真理、善、美、求知、革新、健康、习惯、幸运、厄运、时机、勇气、赞扬、爱情、家庭、友谊、青年与老年、自私、猜疑、嫉妒等,培根皆有精辟的论述。它让人思考自己所走过的路,提醒自己要善于甄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开创丰富的人生。

9、    譬如,我们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设定任务量。有些人喜欢慢工出细活,事情越慢越得手,喜欢手端一杯热气腾腾的卡布奇诺,享受成就带来的快感;而有些人却属于大刀阔斧,喜欢大腕喝酒、大块吃肉,恨不能一气把所有工作做完,然后醒好一杯82年冰镇拉菲,享受完成后的休闲时光。(培根日记)。

10、傅聪:《傅雷家书》我不忍卒读啊!一翻家书,我就泪如雨下

11、这个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我喜欢他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12、第作者在论述中非常善于旁征博引。无论是欧洲古代的历史典故,名人事迹,还是宗教经典《圣经》,作者都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既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有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十分耐读。

13、    对于天性,我们不要试图相信自己能战胜天性,而是采取科学、操作性强的方法加以改良。因为天性能潜伏很长时间,一有机会,一有诱惑,它就会借机复活,就像《伊索寓言》中的猫变姑娘一样,她娴静地坐在餐桌的一头,可是只要有耗子从她面前跑过,她就会忍不住现出原形。因此,改良天性的方法可以选用这样两种方式:“一个人要么完全避开这种机会,要么跟它经常接触,让自己慢慢对诱惑免疫。”

14、  培根出身名门贵族,但一生经历坎坷,多难的生活丰富他阅历的同时,也使得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非宗教门徒,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15、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现代艾青《我爱这土地》

16、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于1561年,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仅15岁。三年后父亲病故,由于他是继室所生的小儿子,没有分到什么遗产,只得独立谋生,一时债务压身,饱尝时态炎冷。后来他通过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浮沉后成为国家重臣,最后因一桩至今仍众说纷纭的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17、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智利聂鲁达《黄昏》

18、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19、《培根随笔》共有58篇。他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是世家贵族子弟,文章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他的话充满成熟的人生经验,而写法则务求清楚达意。使用的比喻十分恰当,但都来自实际。培根的文章也写得富于诗意。可以说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考试重点:简要介绍《培根随笔》的内容及文笔)三《培根随笔》——一句话书评。

20、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找到土地。——现代张海迪《生命的追问》

21、可以登录www.shangshu.com尚书网

22、“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随笔》之《论友谊》。

23、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24、据说这本书,跟中国的《论语》地位差不多。许多哲思。可以做个对比和思考。

25、作为凡夫俗子,一味致力于追求神圣之事,只会导致混乱的空想。

26、    开车!让俺带你来一次畅快淋漓的装逼之旅吧。

27、“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随笔》之《谈读书》(考得最多的培根名句)

28、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找到土地。——现代张海迪《生命的追问》

29、    即使如此,出身并无显赫的培根童鞋也并未得到上流社会的重用,一直在从事着打酱油的角色,他挣扎着、痛苦着,一路高歌——“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一样”。

30、第培根立意的思想深邃,长于议论。作者谈论问题往往单刀直人,一语中的。如《论善》一文开篇就是:“我认为善的定义就是有利于人类。”第二段紧接着说:“……在性格中具有这种天然倾向的人,就是‘仁者’。这是人类的一切精神和道德品格中最伟大的一种。因为它是属于神的品格。”由于作者对事物有透彻的理解,因而谈论爽劲,切中肯萦。

31、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像萌芽一般,在一个真理之下又生一个疑问,真理疑问互为滋养。

32、“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培根随笔》之《谈美》(高频考点:培根名篇名句——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

33、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印第安西雅图《大地》

34、台湾大学周志文教授:我从长期“被凌辱”,慢慢走向自我救赎

35、    人的天性虽然是隐而不露的,但却很难被压抑,更很少能完全根绝。只有长期养成习惯,才能改变人的天生气质和性格,纪律和教育的作用是让天性懂得守规矩懂是非。

36、    良好习惯的养成,应该注意的是——“一个人最好不要一鼓作气地硬要让自己养成一种习惯,而应该有所间断。因为双方停战,一则有助于新生力量得到增援,出现旗开得胜的局面;二则一个人的做法不可能总是尽善尽美,一鼓作气的情况下不仅会锻炼自己的能力,还会锻炼自己的错误,极易导致二者兼收并蓄的习惯。除了适时的间歇外,恐怕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补救这种局面”。读到这里,我想到这是否就是很多人减肥、戒烟失败反弹的缘由。

37、    培根同学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荣的一生,是可歌可泣的一生。在《新工具》中,培根同学首次将实验和归纳看成相辅相成的科学发现工具,这一归纳法的核心意识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尤其是逻辑学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基本原则,对欧洲唯物主义哲学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培根的著作涵盖科学、人文、哲学、法学等众多领域,其中《培根随笔》开创了英国随笔文学之先河。总之,培根童鞋是个很牛X的人。

38、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天性在三种情况下最容易暴露出来:一是在私人的空间里,因为这种场合不需要装模作样;二是在感情冲动时,因为情绪一激动人就可能忘乎所以;三是出现新情况或新考验时,因为在这时候习惯已经不起作用。

39、说起培根,我们从小背诵的名言警句有很多都出自于他,但在历史长河里,他却没有卢梭,伏尔泰,但丁等人那么出名。这或许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很大关系,毕竟史学上更在乎颠覆时代的人,而培根有学识,有地位,有志向,却恰好没赶上时代更迭的节点。但尽管如此,作为近代哲学、科学发展的奠基人之被罗素誉为“给科学研究程序进行逻辑组织化的先驱”,培根无疑是伟大的。在其尚存于世的思想中,抛去那些强调王权、呼吁忠君、地心说等过时思想,打开时代的枷锁,会发现他超然的冷静与理性。

40、时间是不可占有的共有财产,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理会愈益显露。

41、《骆驼祥子》比起无边的黑暗,更能打败一个人的往往是自己

42、    当然,培根童鞋秉承着勤思好学的优良品质,学习着知识,汲取着营养,壮大着自身。直到1602年,詹姆斯一世继位替代逝去的伊丽莎白女王,41岁的培根终于得以重用,从此培根童鞋如同坐上火箭扶摇直上,先是受封为英国爵士,然后被聘用为詹姆斯国王的顾问,1607年被任命为英国国家副检察长,1613年任命为英国首席检察官。

43、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培根是其中之一——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那个时代所生成的新思潮,如人本主义,经验主义以及对科技和“进步”的肯定乃至崇尚等等,正是随后的“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这恐怕就是我们读他的随笔并不觉得生疏隔膜的缘故。

44、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45、祖国更重于生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土地。——智利聂鲁达《黄昏》

46、    如果你有幸读过《培根随笔》,你会发现每一篇随笔篇幅虽小,却在深入浅出地讲述人生道理,很好的诠释着简洁和智慧之美,尤其适合如我这样,认字不多,图个娱乐之人。

47、培根有一些时代痕迹,他讲到了宗教,君主,殖民,法官,都很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许多观点现在并不太合适。

48、   历史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对人类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总会以各种形式纪念和撰写其丰功伟绩,培根童鞋自不例外。

49、人性和素养的思考——那些机敏谨慎的人,往往会交上好运

50、-------------------------------------------

51、什么是明智的策略?是多面手,还是一招制敌?

52、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53、好多宗教上的东西,相信上帝啊,一个上帝什么的。

54、培根认为:“缺乏对妻子和儿女的责任,单身男子会更加残酷无情,尽管他们会因钱财的宽裕而更加慷慨。”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有的人很坚定而有的人却不,答案在于他们的处境不同,因为坚强是逆境所赐之福,而脆弱是顺境所招之后果。“论逆境”得出结论:“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檀木,只有在烈火的焚烧中才会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这是因为无节制的富裕与幸福只会挖掘出人的恶性,而逆境最能发掘出人的美德。”

55、《培根随笔》在很早便拜读过,前段时间再次翻阅了一遍,另有一番收获。

56、只要你想想一个人一生中有多少事务是不能仅靠自己去做的,就可以知道友谊有多少益处了。

57、依然满仓卧倒不动。有确定性还搞搞短线。周五持仓三只个股跌停,包括重仓的同仁堂。同仁堂还加了点仓位试图做个日内T,但还是低估了市场的表现。这周应该会企稳,今年回本的难度加大了。

58、关于人性,《培根随笔》承认人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在“论天性”中,培根揭示出:“天性常常是隐藏着的,有时被征服,很少会被消灭。”人的天性,无论它是可被感知还是不可被感知,总是存在并试图控制人。

59、培根认为读书就像吃东西。大部分不需要细读,少数才需要细嚼慢咽。

60、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61、    那么就让我们开始阅读之后分享的快乐之旅吧。坐上这趟车,带你看不一样的风景。

62、“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培根随笔》之《谈美》(高频考点:培根名篇名句——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

63、培根的《论说随笔文集》在凸显人性追求的同时,所采用的构思手法也值得后世借鉴:

64、    马克思、恩科斯曾说:“培根童鞋是‘英国唯物主义的第一个创始人’;是‘整个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为人类不懈努力的一生(这句话是我瞎编的,不喜欢请自动略过)。黑格尔说:“培根童鞋真正关心的是现实,而不是理论”。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培根童鞋是近代自然科学直接的或感性的缔造者”。

65、白话文:在旷阔的田野上远看人很小,远望天上的鸟儿排列地很整齐。

66、《昆虫记》(Souvenirs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