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禅宗经典语录 『75条美句精选』

禅宗经典语录

1、白云依静诸,芳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2、终至“三学该练”,具备了深厚的经、律、论佛学知识。

3、唐代宗大历年间(766—779),奉新人甘贞在洪州新吴(江西奉新)大雄山(俗称百丈山)建庵。听说入住小雄山普化院的怀海禅法精深,于是“请施家山,愿为乡导,庵庐环绕”,将怀海迎入所建庵中,并将庵改名“百丈寺"。怀海得道后,便开山说法,自立禅院,率众修持,实行僧团之农禅生活。

4、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有七分证据不说八分话。

5、不求佛。不求法。不求僧。乃至不求福智知解等。垢净情尽。亦不守此无求为是。亦不住尽处。亦不忻天堂畏地狱。缚脱无碍。即身心及一切处皆名解脱。

6、执役僧有时把死鸡丢给野狗,没想野狗吃馋了来偷鸡,被防黄鼠狼的夹子夹断了腿,禅师: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念动灾星到。

7、禅,不是纯自然主义,禅者反对放任自流,更强调人的主动性与能动性。我们人,作为自然之子,弃恶扬善,改造自己,就是自然;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使之更加契合宇宙人生的规律,才是真正的顺其自然。禅者之所以是真正的智者,原因也就在于此!

8、梵净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梵音佛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9、(3)入禅:此处为入定,使心定于一处,止息身口意之三业。(4)水月:水中之月,大乘十喻之以譬诸法之无实体。

10、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11、道,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未识得破时千难万难,识得破后,有什么难易。

12、职业易生比较心,事业易生功利心,而志业是启发人本具的爱心、良知,使人无所求的付出。

13、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14、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15、《百丈清规》问世后,千余年来虽屡经删修,但却始终以此为蓝本。一直是历代寺院的基本法规和禅宗僧侣必须遵循的基本规戒。怀海非仅为立法者,亦为实行者,他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将禅学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宋儒曾彷效此清规而创立书院。元、明、清更绵延不断。

16、垢净情尽。对五欲八风不动。不被见闻觉知所阂。不被诸法所惑。自然具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神通妙用

17、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8、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雠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19、一切诸法。本不自言。空不自言。色亦不言。是非垢净。亦无心系缚人。但为人自生虚妄系着。作若干种解会。

20、我们佛教所说的般若,就是空慧,也就是体悟空的智慧。若能修得心灵空荡荡、磊落落,连生命都不执著,无私地奉献给众生,才真正是积极救世的大无畏精神哩!有些世间的学者,只理论上讲什么公而忘私,却不能从本质上看透自我,又如何能够做到完全忘我呢?

21、赞宁《高僧传》称他“精研性相,善达诸宗”。(2)经行:往复回旋行走,避免坐禅时发生昏沉。

22、经典二:不可说。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3、心中常存知足、善解、感恩、包容。敬重贵人,礼待小人。真正的妙法是由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

24、许多禅师大德都曾用鲜明的观点表明禅宗“不立文字”的特点,如:希运禅师认为:“开形于纸墨,何有吾宗”;楚圆禅师认为:“药多病甚,网细鱼稠”;德山禅师认为:“我宗无语句”;智闲禅师认为:“开口失命”……

25、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26、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萨果自成。

27、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28、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9、见自性清静,自修自作法身,自行佛行,自成佛道。

30、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1、何为坐禅?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32、愚者问于智者,智者与愚人说法。愚者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33、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34、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35、这段问答中,勤禅师以超出常人的思维方式,回答的似乎与所问毫不相干的事物。而问答的语句又是日常俗语,这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或是一种直觉思维即顿悟的方式。

36、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37、斌宗法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时度此身?

38、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39、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

40、虽然禅语义理需要依靠语言文字来表述,但语言文字本身与道理却是两回事。禅的特点是用“心”去体悟明心见性,语言文字只是把它记录下来流于后世的一种手段。禅也因此形成了既不可说又可说,需要用语言文字来描绘但又不能依赖于语言文字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文化现象。

41、佛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幻灭佛曰: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42、尔勿崇饮,狂药非佳味,能使谨厚性,化作凶顽童。求关于禅理的诗佛教的禅定思想,孕育了“虚静生思”的审美论,溶入中国美学的创作中,形成了“有中蕴空”“动中藏静”,以“寂静”为特点的禅意诗。

43、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44、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无不有,故知万法本因人兴。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45、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第十九章》

46、人生活于世上当然要快快乐乐地活着才懂得生命,但人由于过度的自我觉知,乃至发展出“有我”的自我意识。

47、(2)色: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大乘义章》曰:“质碍名色。”(3)空: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无实体,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实的意思。

48、无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即一切。一切法,不离自性。

49、所谓“心远地自偏”是也。酬晖上人秋夜独坐山亭有赠(唐)陈子昂钟梵经行罢香床坐入禅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宁知人世里疲病苦攀缘(注释)(1)晖上人:大云寺僧圆晖。

50、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的果,不一定能在今生得到成熟,因果无始。

51、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

52、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53、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

54、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55、他们用猿来比喻散动不定的心。习静就是要将这个心猿看好,叫它不乱动,进入禅定;有定生静,了知佛性。

56、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57、当你老了叶芝(爱尔兰)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

58、“云霞”聚散无常,万法何尝不是?能领会这个,还不能说是“思独玄”。“思独玄”之处应是在于了知无论云霞聚散遮露,青天从来不变,如同真如佛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59、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60、禅院附近的鹿病了,众多同伴去看望,吃光了附近的草,鹿病好后,因找不到草而饿死。禅师:过多结交酒肉朋友有害无益。

61、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礼佛佛曰: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

62、乐园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净土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

63、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64、汝若心迷不见,问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

65、教育孩子不驮别人东西。驴讥笑:又没驮,说这些干嘛?马说:等它驮了别人东西再说就迟了。禅师赞赏:防患于未然!

66、师云:如今得即得。或对五欲八风,情无取舍。悭嫉贪爱,我所情尽,垢净俱忘。如日月在空,不缘而照。心心如土木石,念念如救头然。亦如大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使无疑误。此人,天堂地狱,俱不能摄也。

67、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68、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非风动,非幡动,仁者心动。

69、在莲瞬间的娟秀间,读懂岁月匆匆的碾转、聚与散。让如烟的往事,在轮回间,沉淀,在莲的一朵禅意间,浮生花开,月静日长,最终,岁月沉香。找几句比较有禅意的句子,或者是有关宗教方面的富有哲理的语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70、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六祖佛语经典语录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71、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72、禅宗语录的第三个特点简短而有机,诡怪离奇,不可理喻。禅宗祖师在传法或验证弟子证悟境界时,多用充满“机锋”的语句来探测弟子,这些“机锋”语言多为简短的对话,有的甚至三言两语,有的语言诡怪离奇、不可理喻。

73、孤舟袤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以后,禅宗一直流行,且是流传佛教宗派中势力最大、影响最广的一宗,故这类禅理诗也不绝如缕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74、唐中叶后,由于旧教规和戒律与禅宗发展存在尖锐矛盾,于是怀海便大胆进行教规改革,设立了百丈清规。为禅宗发展扫清障碍,对禅宗发展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是续慧能大师后又一佛门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