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庄子最有名的句子 〖精选摘抄85条〗

庄子最有名的句子

1、1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若此之时,则至治已。——庄子名句

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逍遥游》(庄子最有名的句子)。

3、如果你能读懂这三条鱼的故事,或许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4、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5、我们每个人都觉得故事中的杞子十分可笑,殊不知,日常生活中的我们也如杞子这般。(庄子最有名的句子)。

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在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庄子·养生主》

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即使全世界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努力,即使全世界的人都反对他,他也不会因此而灰心丧气。万物方生方死

8、人的悲哀是精神上的麻木与愚钝,肉体的死亡倒是还在其次。

9、1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

10、庄子用鱼和大地的亲密关系,告诫我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任何一个与你亲密的人,最终都会离你而去。

11、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12、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逍遥游》

13、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14、“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15、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16、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

17、有一种蠢人,闲话很多,叽叽喳喳不停,做事敷衍,做人计较,看似明白,其实自作聪明。

18、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19、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20、花蕊夫人曰:“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诸葛亮曰:“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21、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22、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刻意》

23、但是照庄子的文章来写,也不得了,喻指又非指,非指又喻指,喻马又非马,非马又喻马的,搞了半天,究竟你指马呢?还是马指你?搞不清楚。也有人专门讨论,对于这个“喻指非指”,我就看了很多文章了,而且现代学者也讨论,认为这个指不是指头的指,是宗旨的旨,以指喻“旨”,还引经据典。

24、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25、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齐物论》

26、这一句是来自于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花蕊夫人徐氏所写的《述国亡诗》。当时,赵匡胤建立的宋朝逐渐吞并十国中的其他小国,后蜀虽然在四川地区,但赵匡胤腾出手来后,就直接将其消灭。而两国之间的对战很是令人搞笑,其结果就是后蜀全国的10多万的士兵为战而降,让其王室成为俘虏。

27、人与人都是相伴而行的旅者,只有自己才能走完全程。

28、郭德纲说:挺讨厌一种人,不明白任何情况就劝你一定要大度。这种人一定要离他远一点,因为雷劈他的时候会连累到你。

29、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庄子·知北游》

30、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人间世》

31、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骈拇》

32、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34、知乎上有个问题:去过100个以上国家,有什么体验?

35、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6、让孔子自己都没有想到的是,他无意之间所说的这句话居然被用到政治中。在东汉之前,许多人认为,老而不死就是一种罪过。

37、“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8、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齐物论》

39、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40、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41、后来我从那个玻璃罩子抠出来一封信,叠得小小的,那封信里她给我讲,她说其实每个孩子都是掉到地上的天使,他们来到地上是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那么在他还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他一直想要寻找为他缝补翅膀的人。这就需要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嘲笑这些孩子的青涩、莽撞、唐突,能够包容他们,能够爱他们,能够鼓励他们缝起翅膀,重新还记起天空,她说我遇到你其实就是遇到了一个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

42、这是出自惠子的一句话,被记录在《庄子·秋水》中。

43、在庄子的智慧中,人生的第三个境界是:找到自我。

44、原文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译文道路是由人走出来的,事物是因为人们如此称呼而形成的。----《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天地之间的大美,四时之间的序列,万物的生忘枯荣都是因为自然的伟力,生死存亡,浑然一体,生息繁衍,自然天成,这才是真正和谐。)----《知北游》

4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46、既然明天就要开始修史工作,今天大家放假,出去郊游郊游吧!郊游的时候,正好一匹马发疯了乱跑,咬断了缰绳冲过来,路上正有一条狗,疯马一脚就把狗踏死了。

47、浮游,不知所求;猖狂,不知所往;游者鞅掌,以观无妄。《庄子·外篇·在宥》

48、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怍。——《让王》

49、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齐物论》

50、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名声异号,其于伤性以身为殉,一也。

51、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5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53、1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也。方今之时,仅免刑焉。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54、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55、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逍遥游》

56、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胠箧》

57、第三句有争议,因为孔子此言本意不是骂女人的,此处的“女子”应作“内心阴险狡诈的人”解释,孔子整句话意思是说“女子”与“小人”这两种人不容易相处。不过发展到今天,这句话已然成为中伤女人的名言。

58、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生者,乃所以善死也。《大宗师》

59、几千年的沉淀,让中华的文字奇奥无穷,一个随意之间的组句,都能表达出非常有意思的含义。

60、此外,林语堂的《苏东坡传》里也记录了苏东坡的一个故事。在担任杭州的通判时,苏东坡就曾经接过一个案子。一位叫了然的和尚不守教规,贪恋美色,用着寺庙中的金钱去与一个名叫秀奴的青楼女子乱混。等到了然没钱后,秀奴便不再与他相见,了然在气急败坏之下居然将其致死,由此而案发。

61、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那是对自己无益的损耗。有些人就算你再费尽口舌,还是不在同一频道,倒不如将时间利用起来,完成自己的事情。

62、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63、天下尽殉也。彼其所殉仁义也,则俗谓之君子;其所殉货财也,则俗谓之小人。其殉一也,则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残生损性,则盗跖亦伯夷已,又恶取君子小人于其间哉!《骈拇》

64、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65、其实这是我觉得迄今为止对老师这个角色最好的一种解释。

66、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外物》

67、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刻意》

68、所以后来的禅宗大师及《楞严经》上的翻译,也用“指”,是“以指指月”,比庄子用得高明。禅宗后来有?部书,叫《指月录》,以指头指月亮,叫你看月,不是看指头,不要把指头当月亮。

69、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70、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胠箧》

71、这是庄子的两句名言,后来的人,因这两句话悟道的也很多。

72、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若成若不成而无后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庄子》

73、与其绞尽脑汁去想着活成别人喜欢的样子,倒不如努力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74、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遇到了,就去解决。

75、有一个成语“呼牛呼马”,来源于庄子讲的一个故事:

76、“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知道)穷之有命,知通(亨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苏轼区分匹夫之勇与大勇,庄周区分烈士之勇与圣人之勇。中国要末培养出凡夫,要末培养出圣人––––––高不可攀的人,几百年才一个。如明朝的刘基,清朝的曾国藩才是。

77、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齐物论》

78、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79、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0、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人间世》

8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外篇·秋水》

82、渔夫身处社会底层,可是身为南唐后主的李煜却羡慕着他的快乐。

83、人生最看不破的是生死。其实,恐惧死亡,比死亡本身更可怕。

84、当别人同意你并夸奖你的时候,虚荣心就得到了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