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45条文案精选)

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

1、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3、当有人讲哲学无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引用泰勒斯身上的一个例子,就是有一年,他预测希腊第二年的橄榄会大丰收,所以他提前把希腊的很多橄榄榨油机都低价租过来,然后第二年希腊果然橄榄大丰收,为了炸橄榄油,大家不得不高价从泰勒斯那租榨油机,泰勒斯因此发了一笔横财。泰勒斯讲过,哲学家想赚钱太容易了,只是他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只是暂时没有把赚钱当回事而已。

4、2017年11月22日(周三)18:00,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大讲堂-西方哲学的伟大时刻”系列讲座第2期于中央美术学院17号楼202教室举办。本场讲座的主题为“西方哲学的日出(1)——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思想”,由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廖申白主讲,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艺术理论系主任王浩主持。

5、灵魂。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

6、从来没有人看见过苏格拉底做什么不虔敬或反对宗教的事,或者说过这样的话;他甚至不讨论其他演说者所偏爱的话题“宇宙的本性”:避免推断智者们所称的“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天上的现象是被什么规律制约的。相反,他总是力图证明为这样的问题而费神是愚妄的。首先,他常问,是不是因为这些思想家们以为自己对于人类事务已经知道得足够多了,必须寻找这些新的领域来训练他们的头脑,还是因为他们的任务就是忽略人类事务而只研究天上的事情?更令他感到惊异的事,他们既不能看出,人类无法解开这些谜团,因为即使那些最自以为是地谈论这些问题的人,他们彼此的理论也互不一致,而是彼此如疯如狂地相互争执着,因为有些疯狂的人对于危险毫不惧怕,另一些人则惧怕那些不应当惧怕的事情;有些人在人面前无论做什么说什么都不觉得羞耻,另一些人甚至害怕走出去和人们在一起;有些人对于庙宇、祭坛或任何奉献给神的东西毫不尊重,另一些人则崇拜树干、石头和野兽。因此,他容忍那些考虑宇宙本性的人。有些人就以为存在就是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有无数的世界;有些人以为万物是在永远运动的,另一些人则以为没有任何物体在任何时间是运动的;有些人以为所有生命都有生成和衰亡,另一些人则以为不可能有任何东西曾经生成和灭亡。对于这些哲学家,他问的不止这些问题。他说,研究人类本性的人认为,他们将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所选择的其他人的利益,在适当的时候把他们的知识付诸实践。那些探究天上现象的人是否会想象,当他们发现这些现象据以产生的规律时,他们也能按自己的意愿制造出风、雨、不同的节令以及他们自己可能需要的任何东西来?抑或他们并没有这类的期望,而是仅以知道各种现象的原因为满足?这就是他对于那些从事这些问题之研究的人所做的评论,他自己的谈话中是围绕一些关于人类的问题。

7、这一方法的起点是对一切观点的怀疑。苏格拉底认为,任何未经仔细审视的观念都不值得拥有,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人们头脑中经常存在很多模糊、混乱、空洞的思想,可能来自某种权威或流行观点,也可能只是偶然进入了我们的观念,必须通过问答将它们澄清。问答往往从看似最显而易见的方面开始,最终迫使谈话人得出清晰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自认为确信的、简单的观点中自相矛盾之处往往暴露无遗。

8、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9、对每一个恋爱中的男生来说,今夜我们都是泰勒斯。

10、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西塞罗曾经写道:“我向你们保证,有一种治疗灵魂的医术。它是哲学,不需要像对身体的疾病那样,要到我们的身体以外去寻找它的救助方法。我们一定要使用我们所有的资源和力量,去努力变得能够治疗自己。”这正是苏格拉底通过他的街头哲学想教给他的同胞的。他会跟他在城中散步时碰到的任何人开始谈话(雅典的居民并不多,所以大部分市民都相互认识),去发现那个人相信什么,重视什么,他们在生命中追求什么。(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观点)。

11、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

12、“认识你自己”是德尔菲太阳神庙门楣上的一句铭言。苏格拉底把它作为自己哲学的左右铭。“认识人自己”对苏格拉底来说有两重含义:一是他认为,人不能徒劳的去研究自然,把握自然是神的职责,人的智慧在神面前是毫无价值的,人只能认识人自己。

13、当然,你也可以认为阿那克西曼德非常高明,他的这种说不清道不明恰恰就是哲学的魅力所在,用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作为人间你说得清又道得明的万事万物的本原,这本身就有点牛逼轰轰的感觉。大约就是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吧。

14、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15、但是黑格尔显然不是这么看待泰勒斯因为仰望星空掉到臭水沟这个事情的。他说:一个民族只关注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黑格尔是什么意思呢?大约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少年立大志,方能成大器。

16、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认为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而苏格拉底则倡导“有思想力度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对理性的尊重;

17、其实,苏格拉底的徒弟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9-公元前347)就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由于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的不完备映像,所以关于自然的真知只能从对理念世界的认识中获得,因为只有理念(或者形相)才是完美的和永恒的;并且对于人类这种肉眼凡胎的“洞穴囚徒”们来说,这样的真知只能通过对数学的研究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也就是说,你要尽量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自然中能够归结为数学的那些东西。

18、在苏格拉底的一生中,他也曾通过参加战争和担任文职尽到国家公民的义务。而无论做什么,他都用自己的人生示范了所有他认为应当追求的美德。他具有极强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对人慷慨,自己生活节俭,坚持正义,勇敢过人。他永远坚定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没有恐惧和怨恨。黑格尔说,他整个人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在最后的审判中,他由于虚假的罪名被自己挚爱的城邦判处死刑。虽然其实完全有机会逃跑或向法庭求情,但苏格拉底拒绝这样做。他认为不能为博取同情承认自己不应当承认的罪名,而法律是自己与城邦的契约,对方判决的错误并不是自己违背契约的理由——这和刚才提到的讨论的过程重于结果一样,体现了西方哲学从源头上对程序和形式正义的执着追求。

19、他曾说:我的朋友不是城外的树木,而是城内的人,正是出于这种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苏格拉底开始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苏格拉底认为:哲学家的定义应该是热爱智慧的人,而不是有智慧的人,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

20、苏格拉底还强调灵魂不灭说。虽然之前的哲学家就已经对此有研究,但是研究的模糊,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他才明确的把灵魂与物质区分开来,强调这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为以后的唯心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心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22、我们来讲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前545)。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哲学中的本原这个概念的人(英文为arche,你见到很多英文单词都是以arche为前缀的),虽然泰勒斯讲万物来自水也是讲本原这个概念,但泰勒斯没有正式提出这个概念。

23、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

24、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25、定义概念在苏格拉底的辩证法中十分重要。澄清观点的基础就是对其中的概念进行清晰定义,有了清晰的概念,我们才能准确地知道我们正在谈论什么。《欧绪弗洛篇》中,苏格拉底请欧绪弗洛解释“虔敬”的意思。欧绪弗洛说,虔敬就是“起诉犯罪的人”。苏格拉底说,我没有要你从无数虔敬的行为中列举出一两样,我是要你告诉我虔敬的概念是什么,正是它使得一切虔敬的行为成为虔敬。欧绪弗洛又几次试图描述“虔敬”,说“虔敬”就是诸神喜爱的,是正义的一部分等等,但这些显然都只是“虔敬”的一些特征,并不是它的本质。最终,欧绪弗洛终于落荒而逃,似乎承认了他并不清楚“虔敬”的真正本质含义。

26、第他的理性怀疑论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基础的做法。

27、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8、苏格拉底没有自己的著作和完整的哲学体系,大多从记载中探索,目前认为苏格拉底更关注人的内心,强调认识自己。

29、2:传播真理的方法.有好多人有好的想法,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他一样能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世界上那么多的人.现实中,我们应该学习他做事情的方法.

30、好了,我觉得我不能这么写了,不然这个前苏格拉底哲学不知道要写多长了。我们还是讲泰勒斯。

31、我们说过,苏格拉底认识论的目的指向伦理学。他最关心的是人们如何过上善的生活,而他对真理的信念也包括相信可以找到指导人类道德生活的普遍理性原则。智者派举出不同文化中的许多不同习俗,以此证明关于正义和善的观念都是相对的。苏格拉底并不同意,他认为,每个人在具体特征上的差异(如外形、体力、智力等)并不能抹杀人之为人的普遍本质,不同社会道德规则的具体差异也不能否认正义和善的普遍概念。

32、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33、这一时期,出现了四个重要的哲学流派,分别是米利都学派、艾菲斯学派、毕达哥拉斯学派、爱利亚学派。

34、“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有其困难。第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造成了重叠计数的问题;第理念论的原理不仅是具有型式的东西,而且是不具有型式的东西,这就毁掉了研究事物本身的目的,出现了问题;第按照型式论原理,不仅仅是“是者”而且是“非是者”,都具有一个模式,这也造成一种矛盾;第型式作为分离的原因与数目是同一的,因此产生数目是否是事物的质料因的问题。型式的分有论也存在着困难。同样,“善型式(理念)”论也存在着困难:善的型式有多种,违反了柏拉图本身的思想逻辑;分离的作为目的的善将在所在领域里被述说,但人们普遍谈论善的方式与之不合;对善的型式的一个研究只需要一种科学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各个科学领域都存在;在“是”后面加上“是”自身与在“善”后面加上“善”自身,是无意义的、多余的。

35、泰勒斯出生在古希腊的港口城市米利都(大家看上面的地图,这地方现在在土耳其境内),家境殷实,所以从小见多识广,阅历丰富,去过当时的文明中心古巴比伦和埃及,所以有条件来研究天上的事情。反正他每天吃饱了就仰着脖子仰望星空,以至于有一次一不小心掉到了路边的阴沟里,路人把他从沟里拉起来后嘲笑他说,你看你整天关心天上的事情,都不关注脚下该走的路。所以,我们有时候批评一个人不脚踏实地的时候就会讲到泰勒斯的故事。

36、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37、第他运用了一种可靠的逻辑发现方法(他的助产术法)以及辩证法。必须把科学家培养成这样的人:他们能进行没有逻辑缺陷的论证,否则,他们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38、接下来,首先应该注意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情结”与他对政治的看法。他对民主制的批评是对苏格拉底的一脉相承,对于柏拉图来说,处死苏格拉底是雅典民主制度的最大劣迹,表明这种制度的平庸会扼杀高尚与德行;不仅如此,他还认为民主政体甚至是导向僭主制的一个环节,而他也是强烈反对僭主制与寡头制的。

39、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就算他来自于雅典的一个中产家庭,鼻子扁平,嘴唇肥厚,眼睛凸出,身材矮小,外貌近乎于丑陋,但他却用和相貌一样朴实的语言成就了神圣的思想。

40、苏格拉底的哲人生涯可以概括为对理性的信念和追求,而苏格拉底正是通过从容赴死进而体现了他的学说:“追求理性,追求真理,哪怕面对着大多数也决不盲从苟且。”也通过他的死,唤醒了人们:“人是多么狂妄虚骄,缺乏理性,如果不能自觉用理性来指导自己,人就会误用自己的热情,滥用自己的权力,把美好的理念变成闹剧甚至悲剧,公平正义资源也就得不到合理分配和利用。”

41、就是这一句话,哲学开端了。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希腊人,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都是诉诸神话传说。大约和荷马同一个年代,有个吟游诗人叫赫西俄德,他写了一个《神谱》,讲世界和诸神的诞生以及诸神之间的纷争。大家有时间可以看看希腊神话,希腊神话里的神并不是高高在上高风亮节,他们和人很像,也争风吃醋,尔虞我诈,比如宙斯就喜欢找小宙斯的老婆赫拉又是治理小三专业户。

42、苏格拉底主张心灵的转向,把哲学的研究重点从对自然界的研究转到对于人本身的研究上来,这样使得人与自然严格的得以区分开来,成为一个不同于自然界的实体。

43、苏格拉底哲学的重大意义在于他是第一次真正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揭示了人不能真正认识自我就不能很好的认识世界这一深刻内涵。因此,古罗马时期著名思想家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44、苏:如果他拿走这个敌人的财物或者用策略欺骗他,这些行为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