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王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寻欢作乐成了道格拉斯生理上的)

王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1、寻欢作乐成了道格拉斯生理上的需要,被这些东西控制的道格拉斯,成了一个“令人不忍卒视、不忍卒听的可怕之物”。

2、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3、只有在道格拉斯离开之后,他才能重新拿起自己写作的事业。然而,当他的新作品还没有完成的时候,道格拉斯往往不请自来,王尔德不得不重新回到那种生活当中去。

4、一语成谶,一代才子最后落个身败名裂、家破人亡惨烈收场。

5、没有人在乎《UbuRoi》到底讲了什么样的故事,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6、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对人应有博爱精神,与人分享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一份幸福!(王尔德是个什么样的人)。

7、这时候,伦敦社会已经肯定认为王尔德不过是个聪明人,他受到欢迎来到各处作客是因为能够让大家开心。1891年2月号的《双周杂志》(Fortnightly Magazine)刊登了他的文章《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灵魂》。伦敦社会又受到挑战,感到惊异。这篇文章一开头就用了一句奇怪的、颠倒的隽语,王尔德此后便因此出了名。他说:“社会主义能够使我们得到解放,不需要为别人而活着。”后面写的都是王尔德最出色的文字。

8、王尔德通过对比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左拉等现实主义色彩很重的作家们的作品,指出生活只是一种映像,艺术才是真实的,“生活模仿艺术远甚于艺术模仿生活”。王尔德的这些观点并非耸人听闻,亦不是说艺术应该脱离生活,而是在艺术史上率先指出了创作技巧的重要性。

9、在监狱里,王尔德给道格拉斯写了一封信,一封有八万字的信,诉说了自己受的苦,指责道格拉斯如何毁掉了自己,指责道格拉斯的父亲如何毁掉了自己,指责道格拉斯的母亲如何毁掉了自己。总之,自己的不幸就是因为道格拉斯一家人!信中还阐述了自己对信仰的看法,对苦和爱的认知,相当经典。当然,王尔德是艺术家,他本性是善良的,虽然存在仇恨,但他自己内心仍然充满爱。他说:

10、“唉!我现在没有红宝石了。”王子说,“所剩的只有我的双眼。它们由稀有的蓝宝石做成,是一干多年前从印度出产的。取出一颗给他送去。他会将它卖给珠宝商,好买回食物和木柴,完成他写的剧本。”

11、对于一个这样的人,他能够怎么办呢?唯有希望道格拉斯看到他的信中的“教导”而自行领悟罢了,曾经在物质上,他给了道格拉斯奢华的享受,但在灵魂上,除非自己愿意,否则外人终究无能为力。

12、他给道格拉斯最后的爱,就是希望道格拉斯能在灵魂的救赎里看到真正的爱。

13、社会道德需要的是能确保它的持续性和良性稳定的公民,它害怕怀疑主义与艺术家的自由选择活力。

14、“人生在世可不是来发表道德偏见的。一般人说什么我从不注意,有魅力的人做什么我也从不干涉。如果某个人的容貌吸引我,不论他选择什么样的表情,对我来说都是可爱的。

15、夜莺赶紧把刺又插深回一些,深入骨髓的疼痛传遍了她的全身,玫瑰花刺终于刺入她的心房。那挚爱和冢中不朽的爱情呀,卓绝的白色花心如同东方的天色,终于变作鲜红。花的外瓣红如烈火,花的内心赤如绛玉。

16、彼时,王尔德与比他小十六岁的波西·道格拉斯早已发生同性恋关系,他们公然出现在伦敦街头,已是家喻户晓的事了。这场同性恋爱最终使王尔德遭遇官司,《画像》一书则成了其被举证的罪证之一。 

17、可能这就是极致的浪漫主义作家的被动技能吧。

18、给你看一个段落,来自《道连·格雷的画像》:

19、但我并不意在以评论思想家的标准为王尔德打分,因为他作为艺术家和创作者展现出的艺术造诣和社会责任已经使他不同于很多同时代的作家和诗人。

20、生活是瓦解艺术的溶剂,艺术需要对生活原材料进行全新的翻改。

21、然而“艺术的目的只是引发一种情绪”,它激起的情感虽然美好但无现实意义,激情的艺术、思想,不可避免地带上感情色彩,社会惧怕这种艺术,而且磨灭它创造精神的实质部分。

22、自信也不是天生就具有的,都是后天不断努力,不断提升自己,到最后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当一个人是发自内心对自己认可了,那么他多少是遇到了瓶颈时期,或是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了,再努力,也提升不了多少。

23、作家王尔德出生于19世纪的爱尔兰都柏林,当时属于英国统治。

24、他的诗充满隐喻,形象丰富,音律优美,堪称最美的英语作品。诗集《斯芬克斯》《瑞丁监狱之歌》

25、“对于虚荣的你,我确信这封信将会正中你的痛处。因为,我会写你我的生活,你我的过去和将来,其间甜蜜如何变为痛苦,痛苦又如何变为快乐。若我做到了,就请你一遍一遍读这封信,直到它将你的虚荣心全部吞噬。”

26、王尔德童年的照片中,他是梳着双马尾,穿着丝绒的蕾丝边裙子以及白丝长袜的形象。他一生都很喜欢丝绒和蕾丝。根据王尔德的次子反应,王尔德的母亲一直想要一个女孩,就让王尔德穿女装。但也有考据说维多利亚时期,男孩穿女装在全欧洲都并不罕见,大概是因为男孩长身体很快、衣服很容易会穿不下,裙子就相对方便一些。

27、目前有两个中文版都不错,巴金翻译的版本和林徽因翻译的版本。我都看了,更喜欢林徽因的而翻译。女人嘛,她们更近。

28、这个童话故事,启发人们做人要厚道,淳朴善良,有爱人之心。做人不能太自私,太狭隘。

29、老人的悲剧不只是一个人变老了,而是有人还年轻!

30、王尔德也涉及社会观念批判,尽管要是以评判俄国文学家或者欧陆哲学观念的标准来看水平挺拉垮的,不过由于其文笔优异、读起来也不算过于无聊。

31、1876年,王尔德到意大利和希腊旅游,进一步接触了古代非基督教的和耽乐主义的文化,这对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32、第一:我永远是对的;第二:如果我错了,请参见第一条。——王尔德

33、他创作的童话虽然数量不多,却使他跻身于世界最优秀童话家之列。

34、1882年他出版的第1本诗集中敌视当时社会的市侩哲学和虚伪道德,认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唯一途径是加强审美修养。

35、王尔德告诉了爱人救赎之路,但道格拉斯是否会踏上这条路,王尔德自己也不知道。

36、一天晚上,小朋友睡觉前让我讲故事,我朗诵了王尔德的童话《夜莺与玫瑰》,当读到下面这段时,我已泪流满面:

37、夜莺与蔷薇,爱情固然美丽,却要懂得自己的付出是不是有价值,为谁所应该珍惜,夜莺为学生的爱情付出了生命,而学生却视而不见,一心追逐教授女儿随意的话当作使命,夜莺用生命换来的红蔷薇被愤恨的仍在路边沟里,为学生不珍惜夜莺感到惋惜。

38、奥斯卡·王尔德,十九世纪末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作家,奇怪的、浪漫的、不守常规之人。尖酸刻薄的金句频出,坊间传闻的八卦不断。

39、对于虚荣的你,我确信这封信将会正中你的痛处。因为,我会写你我的生活,你我的过去和将来,其间甜蜜如何变为痛苦,痛苦又如何变为快乐。若我做到了,就请你一遍一遍读这封信,直到它将你的虚荣心全部吞噬。

40、包括后来的性取向在内,王尔德冲击了很多社会的规范和禁忌,但都是有意为之,而不像我们理解中的生来叛逆的济公形象——自然的、肆无忌惮的行为恰好对抗着社会传统的约束。

41、直至维多利亚时期的欧洲上层社会,医生、律师、教授一类的职业往往带有社会身份的属性,借着有名望的职业沾花惹草的事情并不少见。

42、男人的面孔是他的自传,女人的面容是她的幻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