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关于农业的谚语及其意思(16句)

关于农业的谚语及其意思

1、如果芒种时刮北风,那么秋季雨水就比较少,容易出现秋季干旱,不利于秋粮作物生长,从而影响秋粮的收成。这句话主要在湖南一带流传,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符合呢?

2、我1976年成为上山下乡知青,在农村待了二年,听到过农村老百姓经常讲一些农业上的谚语。

3、寒露到霜降期间,如果种冬小麦的话,那么不要急着种,种早了会影响收成。

4、桐树开花,正种芝麻。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

5、“七月秋风渐渐凉”:七月立秋过后,逐渐会刮北风,天气会慢慢变凉。

6、“春鳊秋鲤夏三黎”等农谚正是对不时不食的最好诠释。也许以农谚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背后还有农药化肥所缺少意义,即顺应自然,谋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产生活理念。就农民这一水乡农谚的直接传承人群体而言,他们自身亦不能有效地将农谚继承下来,更不必谈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

7、十二月正是寒冬季节,过了此月气温开始慢慢回暖。

8、经历了岁月的洗礼,这些老话一代代传承下来,很多都成为了农民生活中的必备常识。

9、“冬至在月头,做势阿哥唔使愁”:如果,冬至的节气在十一月初,这年冬天就会十分暖和,农民耕田就不会辛苦。

10、比如:水缸出汗蛤蟆叫,工夫不大大雨到。只要看见水缸外面有水渍泛出或者河里的蛤蟆叫声不断时,不久就会下雨。

11、或者后台回复“谚语”获取更多有趣的农业谚语!

12、如果大暑期间不炎热的话,那地里庄稼的长势就不好。

13、常垫牛栏掏鸡窝,腿勤手快积肥多粪坑加个盖,肥效全都在。

14、即使是在同一地区,由于地形地势的不同,彼此的气候条件、温度、湿度也不一样。还是以小麦的播种为例,华北的农谚就是“白露种高山,秋分种平川”,湖北的农谚则是“白露种高山,寒露种平川”,高山和平川,即使它们是属于同一地区,播种同种农作物,农时上也要有所差异。由此可见,气候、时令节气、温度等变化直接影响着农民们的春种秋收、衣食饱暖,影响着农业的生产。地域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农时,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天时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注意。为此,农民们根据多年来对天时节令的关注,积累了许多的经验和教训,概括出了无数经典的农业谚语,成为了农民生产生活中重要的“天气预报”,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便利。   

15、冷粪果木热粪菜,生粪上地连根坏。没粪不种豆,粪大萝卜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