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左右(79句精选语句)

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100字左右

1、春秋时,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秦穆公领兵攻打晋国,晋惠公率兵抵抗。晋惠公叫人给他的战车套上郑国产的骏马,大臣庆郑劝告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们适应本国的水土,熟悉道路,听从使唤。

2、有一天,“至圣先师”孔子对他的学生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我举出一个墙角,你们应该要能灵活地推想到另外三个墙角,如果不能的话,我也不会再教你们了。后来,大家就把孔子说的这段话变成了“举一反三”这句成语,意思是说,学一件东西,可以灵活的思考,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东西上!

3、(撤掉三面的网,比喻放人一条生路。例﹔对他不要逼得太紧﹐还是网开三面吧﹐否则他会做出激烈的反抗﹐反而把事情弄糟。)

4、读一本好书,就是与优秀的人对话,我从三岁开始,爸妈会陪我读各种绘本,虽然不识字,但看到绘本我就能马上安静下来,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从刚开始的亲子阅读到现在的自主阅读,阅读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习惯。从《365夜童话故事》到《小巴掌童话》,从《彼得兔的故事》到《老鼠记者》,在这些童话和故事中,我的识字量也得到逐步地增加和提高,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故事和童话中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这种收获是潜移默化的书本的熏陶得到的人生养料,会滋养我的一生,阅读,是我能受用一生的好习惯,我爱阅读!

5、念书给孩子听,就好象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共同分享同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即使经过几十年,我们仍然以自己的方式,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美好的回忆珍藏在内心深处。

6、公元318年,东晋元帝司马睿即位后,王导作为有功之臣,被任命为丞相。当时,有个叫周显的人,善于幽默,谈吐诙谐,颇有名望。一次,周显去王导家作客,两人谈得十分投机。谈着谈着,王导忘形地把头枕在周显的膝上,指着他的肚子问道﹔”这里面有什么﹕”周显挺挺身子,摸着肚子说﹔”这里面空空洞洞,什么也没有,但像你这样的人,可以装下几百个。”王导听后,先是一怔,接着哈哈大笑不止。

7、孔子听到了这两件事情,十分欣赏,说﹔”祁黄羊推荐人,完全拿品德和才能做标准,不因为是自己的仇人,就不推荐,也不因为是自己的儿子,怕别人议论就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啊﹖”

8、陈荛咨见他这样轻视自己,便问这卖油的老人﹔”你也会射箭吗﹕”卖油老人回答道﹔”我不会射箭,不过,依我看,你虽然射得很好,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手法熟练就是了﹖”陈荛咨有点生气了,便说﹔”你不会射箭,又这么小看我,真是太不象话了﹖”老人说﹔”我是个卖油的,也从斟油上得了一点小经验,现在请你看一看吧﹖”

9、古时候,杞国有一个人,常常看着天空发愣,吃饭不香,睡觉不着,站着不是,坐着也不是,不知不觉就消瘦了许多。朋友问他怎么啦,他说:“要是天掉下来怎么办?”朋友开导他,天是空的,掉不下来。他又担心太阳、月亮和星星岂不是要掉下来了吗?

10、书里清楚记载了什么是幸福,重要的是,父母要用自己的嘴、自己的声音,告诉孩子书里所写的事情,这比起让孩子自己看更有意义。

11、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12、目前正在看的书是《柳林风声》,在阅读时,我正在学习将精彩的词句标记出来;正在听的书是《山海经》,里面的神话故事简直让我不可思议。

13、孟子说﹔”能﹖我听说,有一次你看见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去宰杀,你看到它那恐惧的样子,感到不忍心。凭你这种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统一天下。问题不在于您能不能,而在于你干不干罢了﹖比方有人说他能举重三千斤,但是却举不起一根羽毛。比方他又说,他能看清秋天鸟兽的毫毛那样细微的东西,但实际上却看不见满车的木材。你相信这种说法吗﹕”

14、唐朝时,韩愈因为反对将佛祖释加牟尼的遗骨供奉在皇宫中,被贬了官职。后来,他向唐宪宗上了奏章,建议在东岳泰山举行祭天大典,还请求皇上让他参加这个仪式,说这是千年也遇不到的盛事。宪宗对他的奏章很满意,让他担任了吏部侍郎的重要官职。

15、(提示)比喻自以为强大而轻敌的军队,必定要打败仗。

16、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他与同乡的儿子一起去参加科举考试,虽考取了最后一名但是仍然榜上有名。看完榜后,他马上高兴地回家去了,同乡问他:“我儿子考中了吗?”他幽默地回答;“您儿子的名字排在孙山后面呢!”

17、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18、(像鱼得到水,比喻得到适合发展才能的条件或十分重要的助手。例﹔在这个公司里﹐他感到如鱼得水﹐很能够发挥﹐所以别的公私以高薪来聘请他﹐他也不愿意换职。)

19、(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也怎样对待你,现在用来比喻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例﹔一个出尔反尔的人得不到别人的信任。)

20、唐朝时,柳宗元劝说一个捕蛇者去种田,那人却说:“种田,苛捐杂税繁多,官吏逼债又凶,闹得鸡和狗都不得安宁。我干捕蛇这行当虽然有生命危险;但是也比种田要强。”柳宗元不由得感叹道:“这样残酷地压榨老百姓的政府,真是比老虎还凶啊!”

21、(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22、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攻打下来。这时候,他感到进推两难:撤退吧,就前功尽弃,实在可惜;继续攻打下去吧,又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鸡的时候﹐感到这情形就像是吃鸡肋:实在没有多少肉可以吃,可是丢掉又舍不得。这时候有人来问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么?”他就随口回答”鸡肋。”出自《三国志》

23、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读书的成语故事篇三余读书

24、(注释)杰:才能超过一般人,杰出。灵:特别美好。

25、(画蛇添上脚﹓比喻增添多余的东西。例:他在个人计算机里安装了两套功能相似的文书软件,真是画蛇添足。)

26、(提示)比喻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一般“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连用。

27、(提示)形容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毫无阻挡。

28、传说,五台山上曾经有一种动物叫寒号鸟。夏天,它们总是得意地叫道:“我多么漂亮!”它们从不筑巢垒窝,只知道玩乐。到了冬天,晚上躲进石缝里被冻得发抖,白天出了太阳,它们又自我安慰地叫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29、(骑在猛虎身上,难以下来,形容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例﹔采取行动前不仔细考虑后果﹐往往会使自己陷入骑虎难下的境地。)

30、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智勇双全,击败了秦国的阴谋,维护了祖国的尊严,被任命为上卿,老将军廉颇不服气,扬言要当众羞辱他。蔺相如知道后,尽量躲避。他说:“秦国不敢来犯,就是因为我们文臣武将团结一心,为了国家,不必计较个人恩怨。”廉颇听说后,很惭愧,背着荆条,去向蔺相如认错。

31、(提示)比喻所做的事情不能欺骗别人,只能欺骗自己。

32、后来,“开卷有益”便成了成语,形容只要打开书本读书,总有益处。

33、(狐狸依仗老虎的威势,比喻依附着别人的势力欺压人。例﹔狐假虎威的汉奸是老百姓最痛恨的。)

34、公元前65年,汉宣帝派军攻打车师国,被匈奴所困。消息传来,将军赵充国认为,匈奴势力微弱,可以此为由向他们发动进攻。御史魏相认为,自恃强大,对外炫耀武力,是骄兵,骄兵轻敌是一定要失败的。汉宣帝听从了魏相的劝谏,没有出兵。

35、(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例﹔这两个盟国互相依靠﹐有着唇亡齿寒的利害关系。)

36、战国时的齐宣王想称霸,做众诸侯的领袖,因此,向孟子请教。

37、(提示)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里面充数,也用来表示自谦。

38、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39、语出《新唐书·李密传》:“(李密)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jiān)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

40、梁上的那位先生就是这样的人。”那个窃贼自知被发现,便从屋梁上跳下来向陈实请罪。陈实说﹔﹔”看你的相貌,不像个作恶的人,想来你是由于贫困才来干这种事。”说罢,就拿出两匹绢送给他,让他回去了。出自《后汉书》

41、唐朝时,张弘靖手下有两个部将,他们没有什么文化,经常聚在一起喝酒发牢骚。每当喝多了酒,他们就责骂士兵:“现在天下太平,不需要打仗了,你们空有拉开硬弓的力气,有什么用?还不如认识一个字。”后来被误传为“识一丁字”。

42、魏晋时,有个名气很大的文人叫阮籍。他博学多才,性情极其豪放。他读书入迷时,可以好几个月都不出家门。出外游玩和访友时,因迷恋名山大川的景色,沉迷于朋友之间的交往,常常几个月都不回家,他得意的时候就尽情地享乐,能够忘记自己是什么模样。

43、可是这时,有人认为吴国立国久,又是大国,恐怕难以一下子打垮它。又说,天气太热,行军不便,不如暂停进军,等到冬天再说。杜预听后,却不以为然。他说﹔”今天我们的兵威正盛,就像破竹子一样,数节之后,必然迎刃而解。不能在这样的时刻停止下来。”于是晋军继续攻打吴国,果然节节胜利,灭了吴国。

44、阅读滋养心灵,阅读让我快乐!在书中,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更让我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45、孔子年老时,开始周游列国。在他六十四岁那年,来到了楚国沈诸梁的封地叶邑。楚国令尹、司马沈诸梁,热情接待了孔子。沈诸梁人称叶公,他只听说过孔子是个有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出了许多优秀的学生,对孔子本人并不十分了解,于是向孔子的学生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虽然跟随孔子多年,但一时却不知怎么回答,就没有作声。

46、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这只青蛙在晒太阳的时候,看到一只路过的海鳖。青蛙就对海鳖说,你看我住在这里多么快乐。高兴的时候,就在井边跳跳玩。

47、晋朝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叫郭象。他在对老子和庄子学说的研究上很有造诣。由于他学识渊博,表达能力强,对任何复杂的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学者王衍称赞他说:“听郭象讲话,好像是悬于山上的河流倾泻而下,从无枯竭的时候。”

48、(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使用不适当,造成浪费。例﹔他是一个骄傲的人﹐老是觉得自己是大材小用了。)

49、春秋时,郑国有位贤人叫然明,他的相貌十分丑陋。有一次,晋国大夫叔向来到郑国。然明随着侍从混进叔向的住处,站在堂下,想看看叔向的风采。

50、我能及时完成背诵学校推荐的《古诗日日诵》的一年级内容,课外也有阅读唐诗宋词,另外阅览的书籍主要有历史故事类、成语故事类、各类绘本、《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以及写作学习课程类的书籍,有部分书籍能做到阅读后讲述,这方面还要继续加强。

51、东汉时,有一个叫陈实的人,为人正直﹑厚道,深受人们的爱戴。一天夜里,有个人到陈实家去偷东西,躲在屋梁上。陈实假装没看见。他把子孙从睡梦中喊醒,对他们说﹔”一个人应该随时检点自己。干坏事的人,他的坏习惯不是生来就有的,只是长期习惯于那样干,最后才堕落到这个地步。

52、上学后,我学会了识字,可以自己独立阅读了。除了学校推荐的《字的童话》、《我不是完美小孩》、《坐井观天》、《我是花木兰》、《小狗的小房子》、《小鲤鱼跳龙门》等书籍外,我还阅读了《活了一百万次的猫》《100天后会死的鳄鱼君》《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昆虫记》《三十六计》等等课外书。从我识字起,我每天都保持着独立阅读的习惯。

53、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

54、如果齐﹑魏两国长久攻打不休,必然会国困民穷,强大的秦国就会乘机获利。”齐王听到这个意见后,立即打消了进攻魏国的念头。出自《战国策》

55、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告诉艾子说﹔”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长三十丈,宽二十丈。”艾子不信,毛空说﹔”是二十丈长。”艾子还是不信,毛空又说﹔”是十丈长。”

56、宋太宗赵光义命令宰相李昉组织编写了一部学术价值颇高的百科全书,叫《太平御览》,总字数达四百七十八万个。他规定自己每天要看三卷。大臣们劝他不要太劳累了,宋太宗回答说:“只要打开这部书阅读,就能从中获益,也就不感到劳累了。”

57、古时候,有个人想偷别人家大门上挂着的门铃,又怕门铃响起来。他想出一个办法来。他把自己的耳朵掩起来,然后去把门铃偷下来。结果被主人当场捉住了。他惊奇地问主人:“你怎么听到了铃声?”主人说:“你掩住了自己的耳朵,可是没有掩住我的耳朵啊!”

58、(提示)比喻不知道变通或妄想不经过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59、东汉末年,刘备广纳人才,想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听说在隆中卧龙冈隐居的诸葛亮是个奇才,就去请他出山。一连去了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诸葛亮正在屋里睡觉,刘备站在院里等候,直到诸葛亮醒来。诸葛亮被感动了,答应出山相助。后来,刘备在诸葛亮帮助下建立了蜀国。

60、三国时,为联合抵抗曹操,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后来孙权要收回,可刘备不愿归还。周瑜设下美人计,招刘备来东吴与孙权的妹妹结婚,然后扣住刘备,逼他归还南郡。刘备按诸葛亮给他的藏在三个锦囊中的三条计策行事,结果在他的保护下,安全地回到了荆州。

61、(提示)只根据外貌来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

62、不久,魏国的钟会阴谋叛变魏王,姜维认为时机已到,便假意与钟会勾结,企图趁机恢复蜀国。不料事机败露,姜维被魏兵所杀。魏兵剖开他的肚子,发现姜维的胆像斗一般大。

63、从前,有个卖柑桔的人,他处理过的柑桔放置时间久,外表非常漂亮,可是里面却干得像一团烂棉花。于是有人指责他这样骗人太不应该了。卖柑桔的人笑着回答说:“世上的骗子多的是,那些掌握军权的武将、神气活现的文臣,难道都是为国为民的人物吗?他们又何尝不是外表华丽、内质败坏呢?人们对这样的现实视而不见,为什么非要挑剔我的柑桔呢?”

64、东晋时,秦王苻坚率兵百万南下攻打东晋,而东晋只有八万兵马应战。没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苻坚却在首战落败,士气大伤。一天晚上,心中烦躁的苻坚登高观察晋军,只见晋军布阵整齐,再望八公山上,草木都像人形。他对弟弟苻融说,敌兵很多呀。后来,在淝水的决战中,秦军大败。

65、西汉武帝时,有个叫韩安国的官员,因犯法被送进监狱。狱吏田甲常常侮辱他。韩安国气愤地说﹔”谁能料定死灰就不能重新燃起来呢﹕”田甲听了说﹔”燃吧,如果再燃起来,我就撒泡尿浇灭它。”

66、他非常失望,见到汉武帝时说﹔”您用人好像堆积柴草一样,总是把后来的放在上面。”汉武帝听了,没有理他。出自《史记》

67、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我为大家带来读书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读书的成语故事篇牛角挂书

68、(提示)比喻虽然力量小,只要坚持做下去,就能做出很难办到的事来。也作“滴水穿石”。

69、后来,李冲死去,孝文帝十分悲痛。有一次,他路过李冲的坟墓,触景生情,更觉伤心。他说﹔”李冲为人,品德高尚,忠诚可靠,我交托他的国家重任,全都办得很好,使我每次出征在外,没有后顾之懮”。

70、晋代,有个叫许逊的人,曾当过旌阳县令,时常装鬼弄神,施符作法,如同仙人一般,老百姓称他为”许真君”。

71、《知妈讲成语》是在线订阅课程,活动期间限时免费,每集3~6分钟,共100集。爸爸妈妈和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建议听故事的同时加入「成语造句」打卡,巩固学习效果。

72、从此,这个农夫就不耕田了。他只坐在那棵大树下,等待着跑来碰在树上的兔子。可是,再也没有第二只兔子跑来碰树,他的田地也都荒芜了。出自《韩非子》

73、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74、“囊萤”典出《艺文类聚·续晋阳秋》:“车胤字武子,学而不倦。家贫不常得油,夏日用练囊盛数十萤火,以夜继日焉。”“映雪”典出《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75、史学家班固在编着《汉书》时,替刘德写了传记。他热情赞扬刘德研究学问的态度,说他用充份的事实做根据,然后从事实中寻求出正确可靠的结论。

76、(吞食诺言而致肥,比喻说话不算数,不履行诺言。例﹔这个议员有食言而肥的记录,所以这次他很难被再次选上。)

77、(打开大门,拱手迎接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自招祸患。例﹔满清末年﹐清政府企图采取”以夷制夷”的外交政策﹐结果却是开门揖盗。)

78、(提示)多用来比喻学习时不加以分析和理解,而笼统地全部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