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林徽因的诗别丢掉: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

林徽因的诗别丢掉

1、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福建闽县(福州)人,出生于浙江杭州。原名林徽音,其名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后因常被人误认为当时一男作家“林微音”,故改名“徽因”。

2、之后在1917年徐志摩考上了北京大学开始在北方读书,在那段求学岁月当中他不仅学习文法,也钻研了各种语言以及政治学。并且以此为翘板他结识了梁启超后被梁启超折服拜梁启超为老师。之后因学业的关系在1921年他到英国留学学习政治经济学。

3、    我怔住了,心中一阵不痛快,却忙给他一个电话。

4、本诗虽然篇幅短小,但内蕴丰富,表达曲折,手法多样、意象繁复。因此,透过含蓄蕴藉的文字把握贯穿其中的线索便成为正确、深入解读全诗的首要条件。

5、这是她的代表作。字字句句都是心痛和想念: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有那回音!当飞机坠落山谷的时候,留下的肯定有徐志摩的牵挂和不舍。

6、《别丢掉》这首诗堪称林徽因所有诗作中最著名的一首。即使在同时代的诗作中,《别丢掉》也以它表达感情的独特而美丽的方式显得别有番的味。

7、我们也千万莫笑他狂妄,因为他的确有实力说这句话。

8、第八句:“你仍要保持那真”中的“你”是主人公情感的倾诉对象徐志摩。本诗的纪念对象是人徐志摩,同时“真”也是徐志摩最鲜明的性格,接下来几句写徐志摩去世后自己的感受:“一样是明月,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明月依旧、隔山灯火依旧、满天的星星依旧,但由于物是人非那一如既往存在着的景物也如梦幻般地失去了现实的本真。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表达了徐志摩去世后抒情主人公那种寂寞而无所寄托的情感。

9、就是那样地,像待客人说话,我在静沉中默啜着茶。

10、那一鸣惊人的"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民有,民治、民享)"才是让他出了名,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外语口译中"走红"了。

11、Beneaththecoolandtranquilfountain,

12、流年真的似水,一去不返,看过的风景也许还可以重来,而逝去的人却再也不会回头。任由你千思万想,他除了偶然在你梦中彷徨,其余的时间都只是恍惚的印象。人间许多情事其实只是时光撒下的谎言,而我们却愿意为一个谎言执迷不悔,甚至追忆一生。

13、    晚上我有约会出去了,回来时很晚,听差说他又来过,适遇我们夫妇刚走,他自己坐了一会儿,喝了一壶茶,在桌上写了些字便走了。我到桌上一看——

14、  As vague as sights, but you

15、Theskyisstillfullofstars

16、得知飞机出事之后,林徽因痛哭到昏迷,林徽因拜托他丈夫梁思成,从现场带回一块飞机碎片给自己,后来,这块“济南号”飞机的碎片陪伴林徽因一生,一直都挂在她卧室的墙上,时长24年。

17、Thosewordsback–youmuststillbelieve 

18、《别丢掉》是林徽因纪念徐志摩遇难一周年而创作的作品,一九三二年夏天,林徽因写下《别丢掉》。一九三五年徐志摩逝世四周年,才发表。

19、    下午三时到南苑,济南有雾!谁相信就是这一个钟头中便可以有这么不同事实的发生,志摩,我的朋友!

20、都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纵观许渊冲的这99年,我们最能体会到的一个词就是热忱。

21、林徽因的才艺比萧红和张爱玲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