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45句集锦)

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

1、黄大年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让我感触颇多。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要向他学习,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焚膏继晷的工作状态;一丝不苟的讲学态度;至诚至真的爱国情怀。

2、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谘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3、《陶渊明集》是中国文学史上文人专集的第一部,意义十分重大。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如之京”。(淡泊名利的人物事例)。

4、防微杜渐、忧患意识、务实担当、敬业奉献、重视安全、关爱师生

5、敬业奉献、坚守担当、甘于牺牲、扎根基层、淡泊名利、安于清贫、艰苦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价值

6、1903年他们成功地完成首次飞行试验后,兄弟两人名扬全球。虽然成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们却完全没把声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写自传,不参加无意义的宴会,也从不接待新闻记者。有一次,一位记者要求哥哥维尔伯发表讲话,维尔伯回答说:“先生,你知道吗,鹦鹉喜欢叫得呱呱响,但是它却怎么也飞不高。”

7、黄大年老师在海外功成名就之时,毅然放弃优裕生活和优越工作回国效力,把全部精力献给国家深探事业。黄大年老师的奉献精神、敬业精神、执着精神,值得每一个d员学习。老师立足于本职工作,在学术上做到了顶尖,在深探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从白手起家,再赶超先进,不断超越。我们大学生d员要学习黄大年精神,少索取,多奉献,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将奉献精神与d员行为准则融会贯通,做乐于、甘于、勇于奉献的先锋d员。

8、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俞飞鸿,从八岁起就参与了电影的拍摄,16岁就参演《凶手与懦夫》担任女主角,直到1999年参演《小李飞刀》中的惊鸿仙子杨艳而走红,遥想当时,惊鸿仙子的出场真可谓是惊鸿一瞥,艳压全场,本是位仙子,为了爱情,甘愿坠落人间,还没来得及享受爱情甜蜜的杨艳,却为了爱情灰飞烟灭!

9、开元二十八年,两京的一斛米才两百多文钱;天宝二年,市面上一匹突厥敦马是9550文。也就李白这种人能喝得起,一斗酒能换来一百篇诗,把诗折成稿费差不多能把酒钱折完。但以长安之富庶,货产之丰富,李白下的这个馆子,即使不到一斗酒十千,相信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10、1958年,中国核潜艇事业元年。那一年,34岁的黄旭华奉命进京,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参研人员只参加过苏制常规潜艇的仿制工作,至于核潜艇是什么样的,谁都没见过。黄旭华带领设计人员不断研发创新,克服核潜艇的操纵难题、国外技术封锁等一系列难题。经过反复计算、分析、设计、研究,中国实现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1、(1)人物精神:与时俱进、一心为民、创新精神

12、一生淡泊名利,爱憎分明,从不趋炎附势。先生的高风亮节,如清风明月,为后人所追慕。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实在令人神往。想起要写纪念张警先生的文章,内心不禁感动,先生一生一派隐士风范,不喜欢虚浮之事、之物。我想用先生传为佳话的事迹说话,简简单单叙述事实,以表达西政学子对先生的思念与敬仰之情。

13、人物精神:英勇奋斗、热爱祖国、忠于d和国家、心系教育

14、1948年,沈耀初应朋友之邀,只身赴台湾谋生求艺,不料海峡两岸隔绝,就此孤身一人滞台,有家难归。四十多年间,他蛰居乡下,孑然一身,无尽的乡思时时咬啮着他的心房:家乡高堂的身子板还硬朗吧?尚未成年的儿子是否失学?多少个霜晨月夕,他望着长空嘹唳的雁阵,洒下了一掬又一掬思乡的热泪。在美术馆里,我们看到,以归雁作为题材的作品也有不少:《落日归禽》、《芦荻飞雁》、《孤飞》、《群飞》……一幅幅寄托着先生浓浓的思乡情怀。

15、他的另外一位好友元稹知他爱茶,特写了一收宝塔诗相赠。晚年的白居易更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茶”,并开始以茶悟人生,洗涤热衷功名利禄的熏心,终博名“白乐天”,世称别茶人。

16、张富清,男,汉族,1924年12月生,陕西洋县人,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来凤支行原副行长。他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冲锋在前、浴血疆场、视死如归,多次荣立战功。1955年,他转业后主动要求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60多年来,他深藏功名,埋头工作,连儿女对他的赫赫战功都不知情。荣立特等功一次、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战斗英雄”称号两次。

1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8、李延年,男,汉族,1928年11月生,河北昌黎人,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1945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是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的战斗英雄。离休后,他初心不改、斗志不减、本色不变,积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充分展现了一名老革命军人、老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荣立特等功一次,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荣获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

19、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从前期筹备到最后杀青,寒来暑往拍了整整6年。演员不足、经费不足、技术不足……整个剧组仿佛用6年的时间走了一条真正的取经之路。为了找到符合剧组要求的场景,团队跑了26个省、市、自治区,跋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

20、他是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者,他是教书育人、改为人先的教育者,他是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践行者。他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同他热爱的科学工作紧密结合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21、陶渊明去世后,他的至交好友颜延之,为他写下《陶征士诔》,给了他一个“靖节”的谥号。颜延之在诔文中褒扬了陶渊明一生的品格和气节,但对他的文学成就,却没有充分肯定。

22、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所以在形体上,他也试图达到一种不需要依赖外力而能成就的一种逍遥自在境界;庄子是主张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具有平等的性质,人融入于万物之中,从而与宇宙相终始;庄子提倡护养生命的主宰亦即人的精神是要顺从自然的法则,要安时而处顺;庄子要求重视内在德性的修养,德性充足,生命自然流注出一种自足的精神的力量。

23、人物事迹:1955年初,已是连职军官的张富清面临退役转业的人生转折,听说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条件艰苦,急缺干部,他二话不说:“我可以去!”张富清不提条件,没有要求,有的是对事业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他说:“这里苦,这里累,这里条件差,共产d员不来,哪个来啊!”此后几十年,张富清把余生献给了恩施来凤县,献给了这片曾经毫无关联的大山,他用兢兢业业的付出,交出了一名老兵、一名老d员对人民、对时代忠诚的答卷。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这是共产d人的精神底色,正是有一代代像张富清这样的共产d员的默默付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才能挺起脊梁,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里从容应对,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胜利向前。

24、截至2014年1月逝世,退休后又坚持出诊28年。被评为2013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你是仁医,是济世良药。”——“感动中国”献给97岁高龄医生胡佩兰的颁奖词

25、1991年报11月钱钟书法家80华诞的前夕,家中电话不断,亲朋好友、学者名人、机关团体纷纷要给他祝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要为他开祝寿会、学术讨论会,钱钟书一概坚辞。

26、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27、1983年,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其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申纪兰从村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大胆进行改革。她主张:成林和有林山坡地仍归集体管理;耕地仍然包产到户、自主经营,但实行三年一小调、五年一大调,添人增地、减人减地,确保土地不撂荒。最终,改革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统分适度,实现优势互补。

28、20世纪70年代,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时出现了意外。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最终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一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1984年,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后,在向定点位置漂移过程中发生了意外。孙家栋果断地发出了打破常规的指令——他要求再调5度,最终正确的指令使卫星化险为夷。

29、种明钊先生曾回忆道,他学生时代,特别敬仰张警老师。“他每次上课都是只带两枝粉笔,我一直以为他没有备课,后来才知道,他是上课之前就已经把讲义熟悉得倒背如流。”1956年教改时,曾展览过先生的讲稿,一本合页抄,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工整秀丽,一丝不苟,参观的师生无不叹服。“他对名利之淡泊、治学之严谨、待人之诚挚、生活之朴素都是十分罕见的……”先生于1986年出席了全国司法系统的英模会,会上被授予二级英模称号,司法部部长邹瑜在大会的报告中对先生的先进事迹作了充分的介绍和肯定。先生在大会发言中激情满怀地说:“现在是我国建国后最好时期,我要老当益壮,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有生之年献给祖国美好的政法教育事业,死而后己。”这是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毕生奉献给法学事业。

30、俞荣根先生曾在悼念林向荣先生的《西政君子》一文中说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科的老前辈杨景凡、张警、林向荣三先生带出了一种风气:“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重德爱才的价值取向;严谨扎实、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创新、自由和宽容的学术精神;师生间亲如父母兄弟、相敬如知己朋友的团队氛围”。他们是西政精神的最初缔造者,他们与西政精神那么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在我们怀念他们,回采历史时,希望我们能将西政精神永远发扬下去。

31、华盛顿带领美国人民打赢了南北战争,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11月2日,华盛顿向追随他征战多年的将士们发表了告别演说,他公开表达了自己即将退役、过平民生活的热切愿望,“分离的帘幕不久就要拉下,他将永远退出历史舞台了。”

32、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黄大年同志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是他的初心和使命。他毅然放弃在英国的优厚待遇回到祖国,组织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因材施教培养了一批学术人才。黄大年同志鞠躬尽瘁,把对于祖国的热爱付诸于科研工作中,并坚守在科研一线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33、在黄大年先生诸多荣誉的背后是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是日以继夜的付出,乃至是生命的奉献。学成归国,这是黄大年先生的承诺,而为了达成这个承诺,他放弃了在英国优渥的生活条件,他说:“我是有祖国的人”。他就是这样,总是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淡泊名利。除了是科研方面的“拼命黄郎”,黄先生也热心投入学生教育工作,争取让团队成员和本科生接触到世界最前沿的技术。“振兴中华乃我辈之则”是黄先生留给我们的最高教诲。

34、80年代,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特邀钱钟书去讲学,每周只需钱钟书讲40分钟课,一共只讲12次,酬金16万美元。食宿全包,可带夫人同往。待遇如此丰厚,可是钱钟书却拒绝了。

35、人物事迹:在位时,先后参加20多次战役,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做出重大贡献;离休后,始终保持一名老英雄、老d员的革命本色,坚持读书看报听广播,自觉学习d的创新理论,关心时事政治,坚决拥护和自学贯彻执行d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保持了政治立场上的坚定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积极发挥自身余热,致力于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教育活动,把自己获得的各类证章全部捐献给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和广西军区军史馆,经常为青少年讲述战斗故事、传承战斗精神,积极宣传爱国主义思想,在青少年中弘扬革命优良传统。

36、《西游记》1982年开拍,1986年在央视首播。一经播出,轰动全国,造就了4%的收视率神话,并持续“霸屏”30余年,沉淀成为我们的集体记忆。

37、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38、她的奋不顾身、她的温柔善良,彰显了自己不同于一般人的精神光彩,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响,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在当下的社会里,年轻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善良、勇敢、正义、智慧和大爱精神,不愧誉为“最美90后女孩” 。

39、介之推随晋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备受艰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国主政后,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赏,而偕其母隐于介休绵山。晋文公求贤不得,知他是孝子,于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40、曾庆存苦读冥思,反复试验,几经失败,终于从大气运动规律的本质入手,想出了世界首个用原始方程直接进行实际天气预报的方法,这就是著名的“半隐式差分法”。那时,这个年仅20多岁的年轻人并没有想到,他做出来的这个成果,后来会成为一个划时代的产物,随即用于天气预报,至今仍在沿用。

41、公元405年的秋天,陶渊明为了家中的生计,前往距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县当县令。就在这年的冬天,陶渊明在彭泽县上任八十一天时,恰逢浔阳郡的督邮前来彭泽县巡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是个名叫刘云的人,他凶残狠厉的为人以及贪婪的个性在附近非常有名,每年两次都以巡视为借口向各县索要贿赂,如果不给贿赂的话,他就会栽赃陷害那个人,因此,他每次巡视完毕后都是满载而归的。

42、生于1980年,中共d员,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校长,扎根黑虎庙小学17年。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任劳任怨,默默奉献。

43、各种勋章、奖章是荣誉的象征,或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宝物,可居里夫妇视之如废物。1902年,居里先生收到了法兰西共和国大学理学院的通知,说是将向部里提出申请,颁发给他荣誉勋章,以表彰他在科学上的贡献。务请他不要拒绝接受。

44、这个时候的陶渊明已经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于是做下的决定便再也不随意更改。后人谈起陶渊明,多是以高洁、隐逸之词形容,这也是他自身所追求的境界。